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两会”胜利闭幕,是他们在背后巨大地付出!

直升机在空中巡逻

在街头武装巡逻的南宁公安。

在检查身份证的南宁公安。

用武装巡逻车执勤的南宁警察。

为志愿者佩戴红袖章的民警。

三级指挥部通过视频、移动警务终端等科技手段就能够把每个场馆各个角落实时掌握,有利于指挥员在这里对场馆的工作作出实时的判断,作出科学的决策。

9月13日,在会展中心安检口忙碌工作的预备警官。

9月11日晚,在体育馆冒雨坚守岗位的执勤民警。

9月11日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场馆外围,牵着警犬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的执勤民警。

“热力地图”可呈现实时人流数据模型,体现博览会区域的人口密度和流量变化特征,为展会关键场地、道路人员的分流疏导提供决策支持。

“9月14日,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顺利闭幕,他们终于松了口气!

“两会”新增巨大挑战 

今年“两会”系列活动参会人数已超过60万人次。其中各类高等级论坛达到34个(比去年增加6个)此外,今年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场馆的启用,新增场馆面积达24万平方米,开幕大会、“魅力之城”等重要活动和展区也转移到了新展馆举行。开通运行的南宁地铁1号线可以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无缝直达,人员、物品大量高速流动,给今年“两会”的要人警卫、入场安检、交通组织、消防安全等各项安保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南宁警方“滴水不漏 万无一失”

广西公安厅党委委员、南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斌表示,“两会”期间,今年南宁警方投入安保执勤警力达14360人,聘用保安人员3600人,参与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的安保志愿者“红袖章”达15万人。实现了“滴水不漏、万无一失”,近20天的安保期间内累计抓获在逃人员62名。

“水、陆、空、网”立体式现代化安保体系

进入“两会”安保实战阶段,南宁警方进一步构建起“水、陆、空、网”立体式的现代化安保体系。在水中,警用快艇24小时巡逻邕江,特警“蛙人”在活动场馆周边水域进行了仔细的水底安全排查。

在地面,在全市18个出入城路口设立安全检查站,构筑环邕“护城河”防线,启动三级查控勤务,对进出城车辆、人员、物品实行24小时全天候检查。8月26日至今累计已检查入城车辆50余万辆、核查人员近百万人,抓获在逃人员62名,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近2000人,查获危险品、违禁品一批。

在空中,同时派出两架警用直升机空中巡逻,累计飞行52小时,巡航里程8500多公里;新购置配备了一批最新型无人机驱逐、干扰设备,可对“两会”期间违规进入重点活动区域飞行的“低慢小”无人机进行有效处置,共查扣违规飞行无人机3架,教育警告8人,现场劝阻违规放飞行为4起,保障空中安全。

“热力地图”首次助力安保工作

今年,南宁警方强力推进“智慧警务”、“大数据”工程,进一步加快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三维安保系统等应用升级,搭建起“南宁市公安局安保大数据应用平台”。

两会”重点场馆和安保线路全部实现3D建模,市区总长300公里路段实现360度街景呈现,8068路“天网”高清视频监控和250多个治安抓拍卡口实现智能追踪锁定嫌疑目标。

在“两会”三级安保联合指挥部,可以“一键”显示所有场馆安保人员、路面巡逻车辆、巡逻警力,随时调用各种安保工作方案预案,也可以随时调用区域内全部治安防控视频,接通所有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摄像头画面,直观了解掌握面上治安形势和人员、车辆动态,跟踪执法办案情况,实现科学决策,精确派警,实时监督。

南宁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副处长陈林介绍说:今年我们是首次跟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合作,把会展中心、华南城、展览馆这几个重要的场所做了一个为之服务的大数据运用。引入热力地图以后就可以方便指挥部实时掌握整个场馆的人流情况和变化,方便对安保方案进行机动调整,确保有足够力量去支援人多的活动场馆。

三维建模主要是把我们今年在整个场馆中的方案、警力部署做到三维建模里面,方便指挥部实时直观地进行警力的调度。

南宁市全体公安民警在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的直接指挥下,与武警、消防、警卫官兵以及各种增援力量密切配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力投入“两会”安保,确保了首府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了各国政要、各界来宾的绝对安全,确保了“两会”各项活动平安顺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