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丹法院:精准发力 开展特色司法扶贫工作

广西新闻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黄艳露 韦彦羽)据南丹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南丹县人民法院74名在职干警结对帮扶八圩乡汉度村的14个自然屯194户贫困户,其中白裤瑶族贫困户占80%以上。

据了解,该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生产条件落后,交通闭塞,劳动力大量外流。南丹法院针对该村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切实抓好涉及扶贫开发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工作,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高度重视 强化责任落实

以施能泰院长为班长的法院班子把扶贫工作作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于该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此南丹法院成立了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院长施能泰同志任组长,“总负责、亲自抓”,先后5次组织全体干警召开专题会议对扶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与支持,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院党组成员先后多次带队组织干警深入汉度村14个自然屯开展调研工作,按照自治区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八有一超”规定,详细调查各贫困户住房、饮水、通路及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年均收入等实际情况,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征询贫困户脱贫想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帮扶计划,梳理出20户贫困户作为2016年预脱贫重点帮扶对象,确保于2016年底前实现“八月一超”自治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司法扶贫 提供优质服务

该院建立起一条从立案登记到执行程序的司法扶贫绿色通道,为贫困户打官司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将全县贫困户信息录入立案信息管理系统,在诉讼服务大厅前台设立“脱贫攻坚司法保障平台?涉贫诉讼绿色通道”标示牌,在月里镇巴峨村、上稿村、八圩乡汉度村设立贫困村便民诉讼服务流动联系点及驻村法官,与县司法局、律师所联系,建立贫困户法律援助平台,制作了脱贫攻坚司法保障类案件流程登记表及“脱贫攻坚司法保障平台?涉贫诉讼绿色通道案件”绿色圆形标志,在立、审、执各个环节,为贫困户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司法服务。

务实职能 弘扬法治精神

该院在深入联系村调研中,注重加大基层社会法治宣传的教育力度,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创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深入开展。

该院要求干警在与贫困户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俯身接地气,与贫困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党和国家优民惠民政策,了解党委政府为民办理的好事、实事,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弘扬法院工作正能量,大力宣传法院在主动服务民生、关注民生,开展打击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好的措施、做法和成效,为群众当场解答法律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纠纷,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法院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的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