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滚动大图 > 正文

高清:接力不朽长征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不停歇 (10/11)

2016年10月23日 22:07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严江萍 冼妍杏 编辑:覃晗

图片载入中,请稍候...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当时的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广西新闻网记者 严江萍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10月23日讯(记者 严江萍 冼妍杏)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壮举,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血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近日,在广西首届红色收藏品展览上,收藏家祁兵、刘汉民两位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寻着红色记忆。

“后之视今,亦就今之视昔。”收藏家祁兵用30多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有关红军长征题材的红色藏品。谈起与红色收藏结缘,祁兵老人告诉记者:“受父辈的影响,我打小都接受着革命的熏陶,深刻地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收藏红色文物,是为了能让我永远铭记那段不朽的峥嵘岁月。”记者在祁兵收藏品的展区看到,红典籍、红歌唱片、革命年代发行的钱币和票证等,可谓类别多样,内容丰富。据祁兵介绍,这些红色文物除了在做工方面精美细致外,每一样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是对长征历史不是清楚的人,只要认真欣赏这些,有关长征的历史内容就能基本搞清楚了。“这是我最早收藏的货币之一——中华苏维埃铜币,它十分罕见,以前朱德夫人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即便不带粮草,也随身将过它们带在身上。”

祁兵还表示,举办这次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展览,特别有意义。“这几天来展馆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可见现在还是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对红色藏品抱有纯真而热烈感情的。对于他们来说,藏品的价值几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蕴涵着收藏者的历史记忆、思想感情和人生信仰。”

同样抱着鼓励年轻一代学习长征精神,铭记历史弘扬正能量的收藏家刘汉民老人也是收藏红色文物的“痴人”。“这次展览,我主要展出的是红色钱币、券票、邮票。因为我觉得它们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抗战史的见证,所以说,它是非常珍贵而且非常重要的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刘汉民感慨地说到。

记者在刘汉民收藏品的展区看到,展区分邮票、债券和钱币三大项,它们以时间为轴,共同构成了一条鲜明的红色记忆。其中,兑换劵最为引人注目,在一张略为发黄的方形纸片上,印有“敢死队员家属抚恤兑换劵,中国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兑换劵上还有兑换额度:“伍佰圆”。刘汉民介绍到,“这张兑换劵票非常珍贵,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当时政府为了告慰那些牺牲英雄家属所给予的补给,可见英雄们是多么的有担当,从‘永垂不朽’印章上就可证明这一点。”刘汉民还表示,虽然这次展览已经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但是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他们是永远不会停下来。

红色展品沉积着那些激情燃烧岁月,记录着红色战争年代的历史记忆。收藏散落在大地上的红色文物,其实是在收集那些被遗忘的昨天;整理被遗忘的昨天,其实是在凝聚更加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更强大的民族精神,其实是在助力更加美好的未来。祁兵、刘汉民和他的同路人,正在用他们的红色收藏,进行着民族的精神接力,一代又一代的担当,正是中国梦生生不息的力量……

( 10 / 11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