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红色旅游富乡亲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黄维国

9月下旬,记者随“重走长征路”联合采访团来到兴安。负责讲解的湘江战役纪念馆馆长尹汤怀,每到一处革命遗址前,都会带领记者三鞠躬,缅怀先烈;每次回顾那段悲壮历史,都能听得出他对先烈发自内心的崇敬。

“湘江战役是长征过程中最惨烈、最悲壮,关系到我党我军前途命运的重大战役。”尹汤怀说。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约有8.6万人,强渡湘江后,损失了约三万人。当中大部分红军战士的名字,如今镌刻在湘江战役纪念园的英烈名录长廊上,32米长的英烈名录,写下了20462个名字。

这是一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在战斗结束后,有很多村民冒险将牺牲的红军将士遗体寻回安葬;更有村民几代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红军烈士扫墓祭奠。在兴安,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红军在三官堂开大会,宣传政策,还分粮食给贫苦的老百姓。很多青壮年主动要求参加红军,跟着红军走。”在界首镇一家售卖米酒的店铺里,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古街上的唐老伯说,小时候就开始听长辈讲红军长征过兴安的这些故事。

滚滚湘江北去,悠悠漓水南流。历经80年岁月的洗礼,长征精神在这片红土地上“与山共峻极,与水同流长”,助力兴安焕发崭新魅力。

富民是对红军最好的纪念。2015年,兴安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2万元。而当年中央红军改变行军路线,从资源折回翻越老山界,经过的华江瑶族乡,如今成了全区最富裕的民族乡。

近年来,兴安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历史宣传。对三官堂、红军街、红军标语楼、红军墓等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的同时,以这些红色遗址为点,以红军长征过兴安走过的线路为轴,打造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如今,湘江战役纪念园已成为了著名红色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既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也是为了富民一方。而这正是红军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初心。”兴安县主要领导说,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和弘扬长征精神,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该县将全力推动红色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