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处处是景,绿意盎然。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泽方摄
大岭村处处是景,绿意盎然。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泽方摄
广西新闻网富川11月17日讯(全媒体报道组)11月17日,2016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广西林业行采访团深入富川县大岭村、下湾村,采访富川县村屯绿化改造和生态乡村建设成效。
采访团记者走在富川县大岭村村口的青石板路上,可以看到村头的古樟树倒影在水塘里面,在一个个小鱼塘的四周,原有的生态绿化被保留了下来,在村里的青石板路旁,树木的树根还可以用来观赏和当做座椅。大岭村的村民把房前屋后影响卫生的闲杂房拆除,并就地取材,用拆除闲杂房的砖头,在腾出的空地上建设花圃花池,见缝插绿,种上景观花草和蔬菜,打造成为“微田园”,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贺州市林业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岭村依托原有的村貌和古民居,因地制宜规划打造了休闲小区和生态小区,建设了微园林、微湿地和微田园等景观。”贺州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邱锋表示,打造微景观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更为农业旅游吸引游客旅游观光,提高村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随后,采访团记者来到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西部的下湾村。该村背靠雄伟壮丽的西岭森林公园,面向风景怡人的龟石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近几年,下湾村将村屯绿化与促进生态富民相结合,新种植玉兰、桂花、紫薇、樟树、秋枫、柳树等绿化大苗650株,红继木、非洲茉莉、毛杜鹃等花灌木30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12亩;还修建了上山旅游栈道2300米,新建旅游观光平台、村大门、村部楼、敬老院、篮球场、鼓楼、接龙桥风雨桥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邱锋表示,贺州市每年主抓25个精品生态村屯,采取市财政投入一部分,县财政投入一部分、农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打造。生态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把各个点连成线,再通过线连成面,目的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农旅结合的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悉,自全区开展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以来,富川县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思路,重点突出不同村屯的特点和特色,并与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旅游及古村落得传承开发等结合起来,坚持树、花、草合理搭配,庭院、道路、村庄相融,提升整体绿化效果,实现了环境改善、村屯增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协调统一,专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全县完成了示范村屯绿化140个,一般村屯绿化550个。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