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中国梦-梦想进行时 > 梦想进行时 > 正文 |
“工人院士”胡胜:雕刻金色时光 极致工匠精神 |
2017年02月24日 11:09 来源:央视网 编辑:韦仲达 |
|
胡胜在车间操作设备。(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千里眼”是我国古代的美丽传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雷达”无疑成为了现代人的“千里眼”。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就是我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胡胜,现任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他被称为锻造“千里眼”的幕后英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胡胜作为15位受邀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之一,在天安门广场旗杆西侧的观礼台,他见证了庄严而又隆重的大阅兵庆典。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光荣的岗位…… 20年,从一名初级工到高级技师,胡胜完成了技能上的大提升;从一名小车工到全国技术能手,胡胜实现了人生的大跨越;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胡胜展现出大国工匠的筑梦之路。 潜心技术研究 20年成就“工人院士” 1999年,刚刚25岁的胡胜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一上班,领导就把他带到一台车床前告诉他,这是从德国进口的、价值200多万元的车削中心,但因无人会操作,已“沉睡”了3年多。胡胜仔细观察后,非常有信心地说,没有开不动的车床。 他翻阅资料、请教专家,苦心琢磨,从早晨到晚上,一个键一个键进行摸索,结果,一个多月就开动了设备。就在这台德产机器上,胡胜加工出许多高精尖零件,练出一手好技术。 2006年,参加全国数控大赛的人约有11万,比赛时,要求选手们在7个小时内按照比赛提供的图纸做出一套零部件,以检验选手的识图、编程序、合理使用工具的能力,连续7个小时的比赛,强度可想而知。比赛成绩出来后,胡胜在全国11万人中脱颖而出,捧得冠军奖杯。同年,胡胜创新小组成立,胡胜成了攻关小组的领军人,为每一次生产任务寻找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但在胡胜看来,他依然是一名能磨好刀具、开好车床、造好产品的工人。 空警2000预警机是一台由我国自行研制、被国人誉为“争气机”的大型预警机,在建国60周年盛世大阅兵中首次公开露面,而这个雷达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就是由胡胜带领其团队完成的。 起初,空警2000预警机在对外合作中,雷达滤波器结构件生产却遇到了技术瓶颈,第一批加工样品送到国外检测时,竟然被列出了50余项问题。为了追赶国外先进水平,胡胜没日没夜地阅读资料、与同行切磋、开机实验。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关,终于破解难题,他带领的团队不仅加工出合格的滤波器结构件,而且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研制生产出中华民族的“争气雷达”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胡胜先后在机载火控、机载预警、舰载火控、星载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科研项目中,承担关重件加工70 多项,攻克了毫米波雷达的波纹管一次车削成形、机载火控雷达反射面加工变形等技术难题。他还提出了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30 多项,尤其在数控车的宏程序编程模块、车铣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研发出许多独特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荣耀归于勇者,20多年潜心于的数控机技术研究,胡胜始终带着这种沉着冷静,奋战在国防尖端武器装备精密加工制造的最前线,从一名小车工晋升为我国精密加工制造领域的领军人物。2015年,胡胜被誉为“工人院士”。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