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则求助信息,说的是港南区木格镇东坡村陆塘屯有一座桥年代久远,狭窄,村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桥对面的山地和耕地基本荒废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村民决定重新修建这座桥,目前已经自筹部分资金,但仍有较大缺口,希望得到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的捐款。
根据这条信息,记者来到东坡村陆塘屯。当天,刚好下着小雨,在该村热心村民温寿春的带领下,记者走过一段弯曲泥泞的小路,在村边见到了这座困扰陆塘屯村民们的桥。这座桥为水泥结构,横跨在一条从武思江水库流出的水渠上面,桥两头连接着泥泞的乡村小道。
“我们村常住人口约380人,耕地和山地面积约800多亩,这座村中唯一的桥长13米、宽1.3米,两边水泥围栏高0.8米,是2003年水利部门给桥下的水渠做‘三面光’工程时顺便修建的。”温寿春给记者介绍桥的基本情况。这时刚好遇到几位村民挑着肥料过桥,他们都把扁担压得笔直,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生怕桶里的肥料碰到桥边栏杆撒出来。
桥的对面是一片耕地以及几座山头,已是春耕时期,田间地头杂草横生,没有看见村民劳动的身影,山头上倒是郁郁葱葱,像是一片果园。“山上种植的是我们村的特产,鸡心黄皮,个头大,长得像鸡心,吃起来非常甜。我们村经过很多次试验,才发现那一片山的土质合适种黄皮,每年六七月份这里果树飘香,吸引很多外来的采购商,鸡心黄皮不愁销路而且价很高。”但话锋一转,温寿春又说道:“可是运不出去,漫山遍野黄橙橙的黄皮果都是靠村民的肩膀一筐一筐的挑出来,连三轮车也开不进去;水田就更不用说了,有一大片已经丢荒,现代化农业机械开不进去,很多村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记者看到,就在这座窄桥下游约二十多米处,有一座用木板和圆木简易搭建的桥,看着比较破烂,但宽度约有三四米,走在上面还有些摇晃。经询问,该木桥是由河对岸的几户村民搭的,因为有村民需要建新房,运输砖、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车通不过村中一米多宽的桥,所以他们临时搭建起另一座木桥。
“我们想在原来旧桥的位置新建一座桥,利用之前打好的桥墩,桥身大约长为14米、宽为3.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过技术人员核算,大约需要花费15万元,目前村民自筹资金2.5万元,网上爱心众筹2000多元,还有10多万的资金缺口。如果能把桥修好,我们会修一条机耕路延伸到田里,村中连接桥的这段道路也会拓宽,将大大改善村中农业生产条件,田地山林自然不怕丢荒,水果、粮食一定会一车车地往外运。”温寿春充满希望地说道。
据了解,该村村委会已经向武思江水库管理委员会提交自筹资金、自行设计施工、重新修建这座桥的申请报告,该委员会原则上同意申请,但修桥资金需村民自筹。由于修桥所需资金数额较大,所以迟迟没能开工建设。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到了,陆塘屯村民只能望着自家的水田山林叹息。在此呼吁相关部门能出面解决这一问题,为村民的劳动生产搭建一座便民之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