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那考河湿地公园。广西新闻网记者陈思羽 摄
美丽的那考河湿地公园。广西新闻网记者陈思羽 摄
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的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而在两年前,作为是南宁市十八条城市内河之一的那考河曾经是个经无人问津的臭水沟,经过两年多的治理,这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黑臭的污水变得清澈见底,各类花卉和水生植物竞相开放,风车、雕塑、栈道等人文景观让到过此处的游客啧啧称赞。
2015年4月,南宁市成为国家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示范区域范围54.6平方公里。那考河项目、石门森林公园、五象湖综合配套工程三个项目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南宁市海绵城市与水城建设办科长郭添模介绍,那考河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1.9亿元,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化技术改造,同时结合“全流域治理”创新理念和PPP模式进行建设,连片式“净水梯田”和水生植物除了打造出美丽的湿地景观,还对沿河两岸的初期雨水进行吸纳、蓄渗和缓释、利用,重构人水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海绵体”。
在周末,许多市民特地来到那考河湿地公园。“这照片取名印象湿地、这里好美、我们走着大大走过的路好开心好幸福……”沿着江边栈道一路走来,市民各种自拍、亲水,欢声笑语回荡在这片绿色湿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
据了解,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始终坚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按“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以及“25字”最终目标,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目前效果显著,示范区按25个排水分区安排项目203个,投资额87.71亿元。项目覆盖水生态修复、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和排水管网六大类型。已完工项目102项,在建项目43 项,前期项目58 项,完成投资额 82 亿元,投资完成比例 93.5%,示范区内共完成24个内涝点的整治,5条黑臭水体完成3段整治。那考河从臭水沟变身湿地公园,是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