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一带一路”广西篇】发挥独特优势为广西融入“一带一路”插上腾飞双翼

【“一带一路”广西篇】之

发挥独特优势为广西融入“一带一路”插上腾飞双翼

从117万吨到220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广西北海铁山港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作为承载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角色的北海铁山港,在其投入运行的这几年里,其货物吞吐量呈跳跃式增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考察时提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月2日《中国经济时报》)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这块十分诱人的大蛋糕已逐步成形,广西想要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争取到理想的份额,必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走具有八桂特色的融合之路。这条路如何走?习近平总书记早就为广西指明了方向。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格局,广西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总书记的指示很明确,广西想要在“一带一路”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在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上做文章。

这篇文章如何做?作为文章的书写者,广西实际上掌握着主动权,这种主动权最大的作用就是广西可以自己选择主动“走出去”,主动与东盟国家寻求合作、发掘商机,也就是为广西提供了下好“先手棋”的机会。从地理区位来看,广西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具有绝对的地域优势;从合作基础来看,东盟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规模位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双方具有非常扎实的合作基础。东盟目前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成长性最强的经济体之一,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古至今,交通始终是“一带一路”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广西要在“一带一路”中成为衔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门户,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目前,广西与东盟贸易往来主要以航运为主,良好的海洋资源给广西提供了先天优势。2007年,广西成立北部湾港,对原先分属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管理的港口进行跨行政区域整合,实现了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广西北部湾港与7个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海上运输往来,定期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达29条,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出色的港口建设和航运能力,确保广西具备更大贸易量的承载和运转能力。

合作必须要有有效的抓手,才能够更有重心和效率。广西选取重点园区作为这一抓手,来推动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中的深度参与和融合。目前,广西已与东盟的8个国家开展园区合作,正在建设和推进的园区有近20个,基本实现东盟国家合作园区全覆盖。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截至2016年底,先后有50多个产业项目落户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投资超过280亿元人民币。

一手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重点园区合作建设,广西为融入“一带一路”插上了腾飞的双翼,而与东盟的深入贸易合作则在不断地为广西腾飞添加动能。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对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寄予厚望,希望广西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这是鼓励也是鞭策,广西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推动广西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胡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