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安全机构公布的病毒数据统计
勒索病毒,全名WannaCrypt,又名永恒之蓝。感染病毒后,电脑中所有文件都会被加密,无法打开。只有支付价值300美元的比特币作为赎金才能恢复,超出限期后赎金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目前,勒索病毒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而根据网络安全机构的数据统计,在全国受影响的地区中,广西排名第八位。截至5月13日20时,国内有29372家机构组织的数十万台机器感染,其中有教育科研机构4341家中招,是此次事件的重灾区。广西各大高校未能幸免于难,纷纷“中招”。勒索病毒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更措手不及的是——它变种了。(5月15日《当代生活报》)
一夜之间,比特币勒索病毒成了新闻里的“爆款”。短短一天,全球近百个国家的超过10万家组织和机构电脑被病毒攻陷,其中包括1600家美国组织,11200家俄罗斯组织。西班牙的电信巨头、电力公司、能源供应商的网络系统也都瘫痪。葡萄牙电信、美国联邦快递、瑞典某当地政府、俄罗斯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已曝出相关的攻击事件。
如果以上数字和地名比较遥远,下面这些例子足以让你“身临其境”:一段时间之内,成都市民不好办户口了、中石油的加油站不好给卡充值了;广西各大高校大学生打不开毕业论文了;杭州的交通违法处理系统不好工作了……早在5月13日中午,国内就大致有超2万台机器中招。随着比特币勒索病毒不断升级,这个数据恐怕还要增长。如果说此前的“熊猫烧香”事件,让人感受到网络时代电脑病毒的“炫技”,那么,今日的比特币勒索病毒事件,则是严肃认真的实战打劫。这种痛感,已经垫付了全世界的生存与发展成本。若是人命关天的网络系统被劫持,后果恐怕就要如灾难片般无法设想。
网络安全已经不是抽象的宏大概念,而成为互联网+年代的柴米油盐。早前曾有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互联网灰黑产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万,比2014年同比上涨90%,产业规模据估过千亿元。2015年灰黑产业人均年收入约为30万元,接近2015年全国人均GDP的6倍。网络灰黑产业的风生水起,与阿里巴巴神盾局等经典案例,呈现出“魔”与“道”之间的斗法关系。及至今日,有两点共识越发清晰:第一,网络安全形势越发严峻,防火墙有多脆弱,作奸犯科就有多猖獗;第二,靠刀耕火种的粗放经验来护航网络安全,跟“不设防”没什么两样,网络安全亟待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破题。
去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联手阿里整治网络犯罪,开创了警企合作、群防群治的新模式,被誉为网络“新枫桥经验”。这样的经验要成为可供全国借鉴的样板,仍需要更高层级的制度设计。一是政府层面立规矩,二是企业层面尽责任,三是机构层面提议题——建立健全预防惩戒体系,完善安全保护体制机制,共同探讨顺应网络时代潮流、契合中国网络特色的安全防护之路。
只要你用手机、只要你用网络、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就不再是“他们”的事情,而与每个人的权益与自由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利益和秩序生死相依。比特币勒索病毒事件再次告诫我们:仅仅靠公民“不随意丢弃包裹面单”等小偏方来治大顽疾,这笑话太过滑稽;兜底网络安全,刚性而专业的全面防护之网该早点撒下来了。(邓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