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陈氏名字作品欣赏

唐铭先生: 多年以来,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现任广西瑶族书画院院长;广西中国—东盟书画院执行院长;广西科技书画院副院长;广西茶道画院副院长。对民族文化非物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陈氏由来:
陈氏先祖武王赐:陈姓的渊源 陈姓的历史渊源 陈姓先祖 陈姓是帝舜的后裔,其远祖可以追溯到黄帝。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这是陈姓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陈国开国公胡公满也因此而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在东周初年,陈国与郑国、蔡国等同为中原大国。其国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陈国灭亡后,陈国人便以国为姓,在中国各地艰难生存。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一、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继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以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
二、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陈胡公陈满受封陈国,胙土命氏后,就有了陈氏。其十世孙陈佗(厉公)之子陈完(谥敬仲,史称敬仲完),因陈国内乱奔齐,由陈氏改为田氏。其后裔田和代姜氏而建田氏齐国。其国被秦所破时,齐王田建的长子、次子改为王姓,第三子田轸改为陈姓,避居颍川,成为陈氏中的一支。
三、少数民族陈姓。北魏鲜卑族陈氏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五代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而到洛阳,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定族姓时,于496年改为单姓陈氏。
女真族陈氏主要系女真族皇族完颜氏所改,有的在金末已经形成。满族陈氏 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陈馨就是其中之一。
四、他姓改姓冒姓。曹姓改为陈姓: 浙江海宁陈氏,原系曹姓,陈氏之女为妻,生了四个儿子,便销声匿了。高姓改为陈姓:唐朝末年有个叫曹宪来的人,娶都姓母亲陈氏之姓,这一支曹姓到了宋代,陈姓后裔中有一个叫陈文龙的,作了高官显宦,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陈姓成了海宁望族。
明朝统一全国后,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往往赐给汉姓汉名,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
以下是唐铭先生写的一副陈氏姓名作品:

唐铭先生题词。唐铭摄
赞:陈鸥 风彩(藏头诗、名字文化词)
陈姓胡公开山祖,鸥水相依心如朴;
风行草偃润家谱,彩衣娱亲入心骨。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蜀晤》:“我老生涯鸥水相依,他旧风流鸿塞。
心如朴:心与大自然相通,山更绿,水更清,心更纯。爱山、爱水、爱故乡。
风行草偃润家谱:风行草偃: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以传统美德感悟人生,让后人代代相传。
彩衣娱亲入心骨: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初学记》引《孝子传》:"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
敬孝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代代相传,民族的精神面貌长久永恒,生机盎然,充满希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昌盛。
点评:本词简明姓氏来源,历史典故,从风彩至娱亲字意的表述内涵极为丰富,运用比喻、借比、抽象的笔法从表里对主人翁进入形象化赞许,寓意境界可鉴。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