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雅意采茶戏
闲暇的周末,与父亲母亲回了趟老家。吃过午饭,小憩片刻,忽而一声“咚咚咚嚓”的乐器碰撞声传入耳中,这是采茶戏的声音。
记得当初自己是不爱这种声音的,只觉得收音机里吟唱的声音像公鸡打鸣,并无半分美感与悠扬。却也总会在闲暇的午后,躺在摇椅上,拿着薄葵扇,靠在爷爷怀里,与他一起听吱吱呀呀的吟唱,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透过了整个午后的时光。
采茶戏一直是深受钦州人民喜爱的艺术。从清代乾隆年间就流传到钦州,距今已有270年历史。州采茶戏以钦州白话为说唱语言,舞蹈动作一般是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有时也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妆、上山以及表示青年男女爱慕之情。钦州采茶戏多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爷爷最爱听采茶戏,田间劳作、闲暇之时,都会哼上几句。那会儿,村里也会有人专门来唱采茶戏,每每最激动的就属爷爷了。
“快点,等下迟了就没地方坐了。”和往常一样,爷爷都次都会匆匆赶往。采茶戏的舞台场景不豪华,几根竹子撑起红色的幕布,一盏大灯悬在半空中,锣鼓铜钹,碰铃木鱼、唢呐、二胡、笛子、扬琴,古装戏中小生、旦角、丑角的服饰土布粗衣,钱鞭、彩带、花扇、手绢是采茶戏不可缺少的四小件。
简陋的舞台丝毫不影响观众的心情,大伙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或提着小凳子,或拿着扇子,或站或坐。当灯光亮起来,咚咚、嗟!咚嗟”锣鼓声响,演出便开始了。唱的是经典的《朱买臣》、《高文举》。
后来,在水东大转盘那里,每天晚上都有采茶剧团在演出。爷爷经常约上邻居何阿公每次都会准时在11点前赶到河堤公园看采茶戏。一两句方言配合着搞怪夸张的神情,让台下的观众笑得合不拢嘴,不时引来阵阵掌声,还不忘和身边的人谈论剧情,“每一场我都来看,演得可好了,看采茶戏是我们钦州人的老传统了。”“演得好!一旁下棋的老人也嬉笑道,“要是耳边听不到采茶戏,这棋也下得不够味了。”
经年过往,时过境迁。采茶戏虽已经逐渐淡出群众视野,但依然有那么一些人坚守着对采茶戏的那份热诚,那份真诚,采茶戏继续在他们的身上源远流长。
许是因为它的热闹,许是因为它的简单,不知何时,我竟也迷上了这种声音。
浅浅相遇,深深珍藏。(檀燕妹)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