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韦氏名字作品欣赏

(唐铭先生)
唐铭先生:多年以来,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现任广西瑶族书画院院长;广西中国—东盟书画院执行院长;广西科技书画院副院长;广西茶道画院副院长。对民族文化非物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赞:韦永文 彩
韦姓夏朝元哲祖,永矢弗谖赞周府,
文理俱惬情怀谷:彩衣娱亲雁飞舞。

韦姓夏朝元哲祖: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滑县的豕韦古国。有多种来源。韦氏属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风姓后裔黄帝子孙彭祖孙元哲嫡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韦氏出自风姓彭祖之后。韦姓在宋《百家姓》列为第50姓“鲁韦昌马,苗凤花方”。在2007年4月24日公布为当代中国第65姓,在2008年列为第在68姓,共有370多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姓氏排名66位,共有430万人,第一大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源流一:——源于姬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彭祖)之后。《竹书纪年》:“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竹书纪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至商武丁四十三年打败大彭氏灭其国,武丁五十年灭豕韦氏,子孙四散逃难;其后,豕韦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韦氏。汉丞相韦贤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只载这支说明韦氏唐之前源流少,在唐代,多为其后。韦氏族人大多尊奉元哲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明末小说《樵书》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还有唐代碑文。
源流三:——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史籍《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有韦氏部落,但不属于匈奴民族的别支,而是出自古代韦国灭亡后融入西羌民族的韦氏族人,亦有从杜陵沿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地区的汉化韦氏人。
源流四:——出自赐姓而来。《新唐书﹒桓彦范传》:“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朝野佥载·卷三》: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讨将行,有胆力。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桃符家有黄牸,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衮曰:“止从我姓为韦氏。”符叩头曰:“不敢与郎君同姓。”衮曰:“汝但从之,此有深意。”
源流五:——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时期察哈尔蒙古章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为察哈尔蒙古的主体部落成员,以地为氏。其中,元朝成吉思汗后裔之一,今有分支在今山东省费县。
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明、清时期,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县等地区,在仫佬族、苗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韦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韦氏,世代相传至今。
始祖 :元哲——为彭祖玄孙(彭祖生潈,潈生寿,寿生靡,靡生元哲),彭祖为颛顼五世孙,颛顼为黄帝孙(第3代,孙),故属黄帝后裔。韦氏先祖伯寿、伯靡均有史载,将韦氏可考历史推至4000年前,比较古老的姓氏,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商朝时发展为东方大国,上古五霸之一,被商武丁灭国,子孙以国为姓。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
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大约为370万。
韦氏为水族第一大姓。属于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24个古怪符号,在水族的水书里保存了22个。
其他源流:
1、以国为姓。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所载,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元哲于(今河南省滑县妹村)立国,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子孙以国为姓,称韦氏。史称正宗韦氏。这就是河南韦氏。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对于韦姓起源,有多种起因,但是最早和最主要的一支则是豕韦国这支,它起源于豕韦国。豕韦氏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春秋命历序》中记载的上古时期
3、个姓氏,其中就有豕韦氏。豕韦氏产生于豕韦地,肇基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古人"胙之土而命之氏",即以部落所生息之地的地名为姓氏,这是中国姓氏最初起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以说,当人类的第一缕炊烟在豕韦地上升起时,豕韦氏就出现了。
4、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上》云:“韦姓出自风姓。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之世,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其地滑州韦城是也。豕韦、大彭迭为商伯,周赧王时,始失国,徙居彭城,以国为氏。韦伯遐二十四世孙孟。” 解读这段文字:韦姓出自风姓,颛顼的孙辈大彭为夏诸侯,到少康为夏帝时,封其别
5、孙元哲于豕韦(其地处滑州韦城)。豕韦、大彭多次且长期为商伯,周赧王时,豕韦国第一次失国,徙居彭城,仍然以豕韦国为氏。韦孟是韦伯遐第二十四世孙。
6、韦氏,出自颛顼高阳氏,与钱、彭同出一宗,形成于商朝初年,始祖为元哲,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少康为夏帝时,大彭氏国支孙元哲受封于豕韦,在今滑县南建立韦国,时称豕韦氏。商朝初,成汤灭豕韦氏国,韦国王族四散出逃,约定以国名为姓,遂成韦氏。
7、出自韩姓。相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韩灐送往南粤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8、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姓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疏勒国亦有韦氏。
9、成吉思汗后裔。元末明初北元皇族一部分被圈降后,编入明朝军籍,因靖难之役有功受封, 且赐汉姓韦。
永矢弗谖赞周府:永矢弗谖:成语—— 解释 决心永远牢记着。 出处 《诗经·卫风·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示例 《诗经?卫风?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用法 作谓语;指永不忘记。赞周府:主人翁内心世界的表白,感谢周家养育与教育的好结果,郡主(妻子周雁)给府上带来福气,这是韦氏家族上修来的福报,对郡主的爱要永远牢记以上。
文理俱惬情怀谷:文理俱惬〖解释〗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切同音):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情怀:表达主人翁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来自——《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比喻主人翁有道德修养,文化陶冶情操,书香门第,品味高雅,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彩衣娱亲雁飞舞: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初学记》引《孝子传》:“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彩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
敬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炎黄子孙不变的主题,自古就有:父母养育艰辛苦,儿女敬孝感恩心;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民族的精神只有代代相传,精神面貌将长久永恒,生机盎然,充满希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昌盛。本句达意:在人生的舞台上,爱亲爱家爱父母,尊老爱幼要传承,夫妻互尊、互爱、理解与包容,风雨人生路,感恩在同步,关心与关爱,幸福的指数会大大提高,夫妻共同演绎:亲情血脉,包容心态,子丑天干,实干兴邦,炎黄儿女,齐奏华章,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幸福人生欢乐曲。
总结:藏头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欣赏了藏头诗、名字文化词的风采,从韦姓氏的起源,多角度的简述韦姓氏的来源和各种传说,延伸韦姓家族的繁衍历程,有姓氏的来源,历史的典故,成语的出处,词组的补充,如:韦姓、夏朝、元哲、永矢弗谖、周府、文理俱惬、情怀、彩衣娱亲、雁飞舞等,运用抽象、拟人、借比、形象等表现笔法,描绘主人翁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理想目标的执着追求,自然巧妙的将夫(韦永文)妻(周雁)名字融入到藏头诗的内容,展示家庭喜乐融融,家和万事兴的幸福家庭,丰富了名字的内涵,赞美主人翁良好的心态,为光宗耀祖努力奋斗,夫妻共同谱写家族新篇章,规划人生乾坤图,赞美:韦永文 彩的意义及寓意可见。
欣赏名字有意义:
每当新的一天来临,
人生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出门之前,多给自己的名字点赞;
旭日东升,名字迎着朝阳吸收能量;
我的名字与你同在,每天带着微笑;
一个问候,给名字带来温暖;
一个祝福,给名字带来磁场;
一个鼓励,给名字带来能量;
一个赞美,给名字带来荣耀。
名字是——父母的期望,家庭的兴望;
名字是——民族的标杆,复兴的能量;
名字是——国家的宝藏,华夏的脊梁。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中国。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名字就是人,
欣赏自己的名字,找到做人的准则,
名字伴我风雨路,姓氏感恩在同步,
欣赏自己的名字,要用积极的心态,
赞美自己的名字,生活会多姿多彩,
名字是人的今生最好的风水。
重视了是名字,不重视是符号。
认可自己的名字,今生比什么都——重要。
(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部分,传统文化就在名字上)
广西瑶族书画院院长:唐铭
2016年5月26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