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许氏名字作品欣赏

唐铭先生
唐铭先生:多年以来,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现任广西瑶族书画院院长;广西中国—东盟书画院执行院长;广西科技书画院副院长;广西茶道画院副院长。对民族文化非物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赞:许岳清 帅(藏头诗,名字文化词)
许姓由祖三宗师,岳镇渊渟帷幄时;
清音幽韵宰相智,帅才乾坤迎盛世。

许姓由祖三宗师:得姓始祖:1、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许姓出自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农氏是其远祖,因尧舜时代的著名贤人许由而得姓。许由,一作许繇,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高洁节之士。字武仲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后世把许由和与他同时代的隐士巢父,并称为巢由或巢许,用以指代隐居不仕者。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尧、舜禅让的故事,作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范,成为千古美谈,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据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南宋文天祥在《五云夏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中说:“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今许州箕山有由所葬之地,即其发也。”事实说明,许由是许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颍水流域的许昌市鄢陵县等地是许姓的祖居地。2、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迁徙传播 :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中国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许姓,中华姓氏,属舜帝姚重华姚姓妫姓姬姓子孙衍生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岳镇渊渟帷幄时:岳镇渊渟:【释义】: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出处】:《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运筹帷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这一典故说的是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 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清音幽韵宰相智:清风峻节:【释义】: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出处】: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
古有:蔺相如宽容大度,让廉颇自觉汗颜“负荆请罪”传为美谈;蒋琬宽容杨敏,被人赞为“宰相肚里能撑船”世代传诵;
近有:《轰动延安的“雷击事件”》毛主席宽容农妇大骂之事,在了解情况后,毛主席没有责怪她还对她进行了资助,同时降低了对农民的征收税额。
清廉正直是宽容的提前,宽容是豁达的体现,谦卑是智慧的舞台,美丽的心态,动人的情感,崇高的境界,是人格魅力的展现。
本文:描绘主人翁的表里世界,清廉正直讲原则,宽容有立场,有宰相情怀,海纳百川看世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帅才乾坤迎盛世:帅才:原指在军事上具有杰出指挥能力的人。现在,就是指那些威望高且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人。古语这样讲的:“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 帅才比将才高一个层次,偏重于战略思维,其学识和涵养能把自己提高到应有的空间境界,因而其思维的覆盖区域比较广,渗透力也较强。将才是在一定局部范围内能掌控局势,能带领所属出色或顺利完成统帅分派的任务的人,他偏重于战术或方式方法的研究。 和平年代、经济建设时期的帅才,就是较大区域的领导、较大规模项目的决策者、跨专业或多专业协作的组织指挥者,他的学问就是领导学、谋略学,偏重于创造势态、把握方向、制定目标以及调遣将领,关键的时候能告知全体“应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 帅才与将才的区别就在于:帅才更高人一等,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帅才更善于机会的把握,更知微见著!
乾坤:指天地、世界等:梦里乾坤大|乾坤日夜浮。
(1)世界观:中国古代哲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聂文涛说:《系辞上》认为乾卦通过变化来显示智慧,坤卦通过简单来显示能力。把握变化和简单,就把握了天地万物之道。所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古人以此研究天地、万物、社会、生命和健康。
(2)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3)指局势,大局。清·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遵义会议定乾坤。”
有战略眼光,山高人为峰之态。(广西瑶族书画院院长 唐铭)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