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网店“伪造印章”为何能生存?

公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为了防止某些不法人员私自刻制公章,进行诈骗、破坏国家治安管理活动,侵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合法利益,国家将刻字业纳入特种行业管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中对伪造印章行为都有明确规定。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大力打击伪造印章违法犯罪,压缩伪造印章空间。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将伪造印章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网上伪造印章成为新动向。大学印章、公司印章、政府部门印章,甚至是省委印章,只要你花几十元钱,不需要出示任何证明材料,你就可以“拥有”这些单位的“公章”——眼下,在类似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上,伪造公章的网店不少。(7月31日《法制日报》)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大力打击伪造印章违法犯罪行为,为什么时到今日,这种违法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呢?笔者以为,这与监管不足着很大关系。

时下网店伪造公章泛滥且,满足了许多顾客不合理的需求,也就说明这种监管的缺失乃至空白。公安机关作为等监管部门,应针对这种新动向及时调整和丰富监管途径和方式,及时开展打击行动。当造假成本变大,让造假者得不偿失时,此种违法现象自然得到较好遏制。

同时,诸如淘宝等网络电商平台,有责任、有义务监督自己平台上所交易是否合法合规性。连记者都能轻易在相关网络电商平台找到大量伪造印章的信息,恰恰说明作电商平台履责不力。

总之,网店伪造公章,凸显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电商平台自身要求不严。如何遏止此类乱象,值得相关方深刻反思。(余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