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一场与文学的修行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传统的文房四宝,其有着悠远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及象征。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文房四宝,不仅是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是古代文化的深度结晶。《史记》、《资治通鉴》、《本草纲目》这些里程碑式的科学巨著的诞生,离不得笔墨纸砚;《兰亭序》、《临河序》、《兰亭集序》这些书法作品的挥毫,也离不开文房四宝。“水重山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足以表现出古代文人们对笔墨纸砚的崇拜。
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到齐白石手中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虾,也少不了笔墨纸砚。近代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幅幅绮丽的画卷,也离不开文房四宝的铺垫。而正是它们,向我们展示了辉煌灿烂的古文化。而在此,文房四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同样造就了闪光的近代文学艺术,没有它就没有辉煌的古文化。
古人云“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玩赏君与予”。而使这些文化得以保留并呈现在世人眼前的,皆是这秀气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诗中所歌咏的就是砚、笔、墨、纸。
在现代的高科技社会,键盘的出现仍代替不了文房四宝的地位,只不过它们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将墨直接注入笔中制成水笔,使之能够更流畅地书写。人们用这些演变过的笔墨纸砚书写了一个个整洁美观的方块字、一首首墨意浓重的现代诗、一篇篇直抒胸臆的文学佳作,使文化变得更深邃、更精彩、更广阔不断改进,以造福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笔墨纸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房四宝越来越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的瞩目、珍爱。中华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袅袅的墨香——这是中国独特的韵味!
一支笔,挥洒笔墨,写就骄阳似火;一本书,满卷书香,沁满青春气息;一片竹林,静谧幽然,隐藏文化的倩影。书中岁月,静里乾坤,万丈软红,铅华洗尽,在笔墨纸砚里,与文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修行。(檀燕妹)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