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走向“国际范”!2018年桂林旅游有4大发展方向 (5) |
2018年01月24日 10:30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编辑:陈丽婕 |
|
专家解读:桂林旅游如何走好“国际范”? “国际标准”还需多方“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桂林旅游要‘坚持国际标准’,这是桂林旅游发展的方向。”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吴忠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侃侃而谈。 吴教授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旅游业正是属于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成为社会经济产业中极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在采访中,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伟林教授表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这一概念已经对桂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很好的定位。他抓住“国际化”“旅游”“胜地”向记者描述起他心目中未来桂林的形象:“桂林的发展必定是向国际化的发展。不断扩张自身的国际性内涵,加强文化交流,扩张国际商务活动,按国际一流的标准提升完善自己。”黄教授说,成为“胜地”的桂林,“除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一定还拥有一流的旅游设施、环境、产品、服务、理念。它意味着我们发展的不仅仅是满足游客浅层次需要的旅游,而是要发展高端的、高品质的、高品位的旅游。” 谈及桂林旅游的发展,吴教授表示,近年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真正达到“国际标准”,还需要多方面的提升。首先是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例如,可以把传统的漓江游船旅游方式进行转变,把“游览工具”变为“交通工具”。又如可以打造更多的5A级景区,整体提升桂林旅游的竞争力。还可以涉及更多“全域旅游”“特色旅游”新线路,打造更多的“特色旅游名县”。 黄教授建议,桂林旅游服务质量期待更大的提升。从政府角度而言,需要提升旅游公共产品的质量,例如,建设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做好城市规划,为游客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从企业角度来说,旅游企业应该更多从细节出发,提升旅游景区的环境、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建设更多的“国家绿道”、“国家风景道”,并把绿道和周围古村落联系起来,打造出一批“国际化”的精品线路。此外,还可以营造中外文化交流的氛围,鼓励驻桂高校多招外国留学生,争取引进一两个欧美知名大学到桂林设分校办学,争取让桂林成为中国一个国际化办学的重镇,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到桂林投资和经营旅游项目。 “‘国际旅游’是桂林旅游最核心的竞争力。”吴教授分析说,一直以来桂林以其独特的山水美景和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因此,桂林旅游应该更注重国际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新品牌。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