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探访广西民大内湖:以往掩鼻而过 如今到这赏鸟(图) (3)

2018年03月12日 14:34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作者:徐庆成 张文卉 阮青霞 韦武派 苏华 编辑:陆权香

3

基本消除99.4公里黑臭水体

经普查,南宁市建成区城市内河中石埠河、西明江、可利江支流、心圩江、二坑溪共13条内河中有38个河道段属于黑臭水体,总长约99.4公里,占建成区内河道总长155公里的64%,其中重度黑臭河段长约29.8公里。普查的结果显示,直接原因为有机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排污、农业面源污染,此类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大量消耗溶解氧,致使水体变黑变臭;此外,河床底泥污染物释放与再悬浮、水体热污染、水体重金属污染、河床水动力条件弱、水体交换性差、水资源量不足、水环境容量低等也是导致水体黑臭的诱因。

为解决水体黑臭这个“老大难”问题,南宁市从2015年起在全区率先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采用治理河道沿线直排口、清淤疏浚、清理垃圾、建小型污水处理厂、修复流域生态、海绵化改造等多种手段治理黑臭水体,并制订了“一河一策”的治理方案。

截至2017年12月20日,南宁建成区38个河段共99.4公里的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各阶段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河段水质检测报告均已达标。考核指标达到住建部要求的黑臭水体治理“4+1”指标要求(即:透明度>25cm、溶解氧(DO)>2mg/L、氨氮(NH3)8mg/L、氧化还原电位(ORP)>50mV。群众满意度测评均达90%以上),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已初见成效,已基本达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的年度考核目标。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