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整改重点,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西开展工作期间,自治区要求各市对相关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健全整改工作台账,严格时限要求,细化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禁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有力地促进问题解决。各地各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立即行动,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立行立改、持续整改,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据自治区迎检工作组通报,截至7月18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广西的信访举报问题34批共4620件信访件均办理完毕,处理情况为:责令立即改正、限期整改、停产整改共3684件次,立案处罚342件(罚款总金额1089万元),查封扣押45件,关停取缔212件,移送公安部门22件。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重点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通过督察整改,各地还解决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获得感增强——河池市宜州区全面整改桑蚕养殖蚕粪乱堆乱放污染水体问题,促进当地种桑养蚕行业绿色发展;钦州市对督察组指出的钦江西干渠黑臭水体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后,附近居民为居住环境改善点赞……类似的例子,在全区还有很多。
为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级宣传等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全面认真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第一时间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第一时间公开群众投诉举报信访案件查处情况及问责情况,每天在自治区级和设区市级“一台一网一报”公布边督边改进展情况,主动曝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环境违法典型案例,鞭策整改,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