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聚焦“急点痛点堵点” 助力南向通道建设——自治区政协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建言献策

舍 得

——广西要发展,有“舍”才有“得”

舍得投入

“南向通道建设中仍存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融资受限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高等短板”,自治区政协常委、工行广西分行行长彭正江建议,政府进一步提升南向通道互联互通项目的规划层级,争取将南向通道涉及的公路、铁路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和国家“十三五”铁路网规划、“一带一路”项目库,有利于商业银行得到总行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规模支持。

舍得让利

铁路联运综合运费偏高,缺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惠政策支持,是“广西货物不走钦州港”“外地货物不愿走钦州港”的主要原因。自治区政协常委、钦州市政协主席黄若萍建议,进一步降低铁路运价,参照中欧班列和比照重庆、成都优惠支持政策,也给予昆明、贵阳、兰州等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争取海铁联运费用下浮,并推动运价下浮全覆盖所用货物;建议将南宁至广西北部湾港三港的地方铁路交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收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舍得放权

自治区政协常委、防城港市政协主席赵发旗提出,北部湾自三港合一后,整体上提升了竞争力,但由于港口码头资源主要由一家公司经营,三大港区之间缺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港口物流成本高、服务水平低。他建议北部湾港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货物走广西,以更好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用足用好现在港口岸线、陆域和泊位资源,优先建设深水泊位,用较低投入赢得较高收益。

创 新

——效率服务“双提升”

体制创新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彭健铭提出,目前,我区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玉林、贵港、北海、钦州、防城港、百色、贺州等市都规划有以国内区域合作为主的产业合作平台,广西应继续大力推进这些园区的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投资开发体制、机制,加强产业招商,促进产业集聚。

自治区政协常委、梧州市政协副主席韦宁则建议,一是对投资审批制度、贸易通关流程和监管报备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电子化、高效化、透明化以及一站式流程管理,提升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程度;二是完善引进人才的体制机制,形成包容性、可持续性的人才发展“生态圈”,为各层次人才提供事业支持平台、生活服务平台、配套保障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有机融合,激发高端人才的创新潜力。

政策创新

好的战略,需要有具体的政策落地。自治区政协常委、民革广西区委副主委李茜玲提出,南向通道是我区实现快速发展的绝佳历史机遇,战略机遇期只有3 年至5年时间,尽快推动南向通道成为国家战略,可以事半功倍。她建议,联合西部相关省份,在北京成立南向通道办事机构,统一协调各省市区与国家层面对接,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将南向通道列为明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要议题;举办“南向通道”国际高层论坛;成立“南向通道”国家级智库,专题研究南向通道重要战略意义,形成解决难题的长效机制;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国际贸易新模式,为南向通道成为国家战略奠定基础。

服务创新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旅发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施庆华建议,一是尽快搭建集海关、交通运输、商务、船代货代公司、进出口企业、银行、工商税务、信用等于一体的南向通道管理运营大数据信息平台,充分整合货物需求和物流信息,破解运力与货源不相匹配、班轮班列利用率低、配套服务跟不上企业需求等难题。二是在政策运用、收费标准、服务意识上要充分对标广东、福建、浙江、重庆、贵州等省市先进经验,尽快研究制定规范广西货代船代等中介公司收费的措施,加大查处力度,着力整顿收费高科目不明问题。

自治区政协常委、南宁市政协副主席黄均宁则提出,应加快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枢纽、港口等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多式联运衔接项目,实现多式联运便捷互通。同时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鼓励铁路、航运、港口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

协 同

——携手打破瓶颈

战略协同

南向通道沿线各国的贸易、物流、金融等政策各不相同,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旅发委信息与公共服务处处长程大兴提出,一是重点加强与我国西南、西北以及东盟的区域合作,从外贸政策、产品供求、市场渠道、交通物流、口岸建设、通关便利化、外汇结算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高效便捷的南向通道贸易协作机制;二是加强对通道沿线各国的政策调研,制定互惠互利、多方受益的通关、关税等贸易政策,最大程度地消除贸易壁垒,建成高效便捷的陆海自由贸易国际大通道。

管理协同

港口、铁路、航运、海关、边检等部门,如能实现后台整合、流程再造,实现管理网络化协同化,必将大大提升物流通关效率。自治区政协常委、崇左市政协主席黄卫革提出,应加快推进查验监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口岸加快配备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自动消毒系统、无盲区监控系统、大宗散装货物自动取制样系统、核与辐射生物化学探测仪等大型查验设备;增加重点口岸自助查验通道数量,整合联检部门信息系统,力争实现自助通关模式全覆盖,加快推进人员、车辆边检自助通关。

产业协同

柳州在贯彻南向通道建设部署中提出了打造成为南向通道产业集聚和物流集散重要节点城市的工作目标。自治区政协常委、柳州市政协主席陈虹建议,在柳州开展试点创建,统筹布局相关产业,实现“广西(柳州)货走广西港”。例如,通过规划建设柳州“无水港”,开行柳州至钦州港货运班列(班线),实现与北部湾港口有效衔接,促进汽车和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钢材、建材等柳州货走广西港,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聚集效应;通过在物流园区同步规划建设集装箱运输业务与甩挂运输,发展水公铁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运载效率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