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政务报道 > 正文

走进南宁园博园 感受无处不在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3)

2018年12月05日 07:1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文彩云 杨 波 编辑:覃鸿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壮乡文化”放异彩

行走在广西园内,壮锦、铜鼓、绣球、干栏式建筑等壮乡元素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作为本届园博会的东道主展园,广西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共同主持设计,通过“石之境、溪之境、树之境、那之境、天之境”五境塑造“八桂天境”,民俗风情与山水文化交融,描绘出一幅八桂壮乡活力迸发、充满希望的动人图景。

“南宁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壮乡首府,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以第十二届园博会为载体,我们融合本土建筑、民族符号、民俗活动、遗址展示等多种方式,打造一场‘文化盛宴’。”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最值得一提的是独具广西特色的“那文化”元素在园区设计中有所体现和展示。在田园风光区,稻田肌理得以保留。在遗址区,顶蛳山遗址公园对稻作文化的起源进行模拟和展示,重现百越先民生活场景。在展园区,滨水画廊中阡陌花田的设计,将自然的稻田肌理提升为色彩斑斓的花田,为游客提供游览和摄影的场所。

广西园之外,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被巧妙融入“八十展园八大景”“一阁四馆两中心”。中国-东盟友谊馆以广西风雨桥为原型设计,清泉阁融入了广西侗族鼓楼密檐等元素,宜居·城市馆提取广西传统建筑“聚落”“山地”特征建设。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本届园博园通过园林建筑搭建了壮乡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文化对话交流的平台。

在80个展园中,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独特创意汇聚一园,争奇斗艳。游客既能看到内蒙古大草原、杭州万松书院等文化地标,又能体验东盟园、丝路园的异域风情。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