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 > 要闻 > 正文 |
走进南宁园博园 感受无处不在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
2018年12月05日 07:1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覃鸿图 |
|
生态园博 文化盛宴 ——写在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之际(上篇)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在即,目前园区已基本完成各项建设,正在进行最后的亮化调试阶段。记者 周军 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文彩云 杨 波 18座山岭绵延起伏,山、水、林、泉、湖浑然天成。 80个国外城市园林,散发着各自文化特色,同园比美。 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落户壮乡首府南宁,选址顶蛳山片区。两年多来,一场织补大地、“城市双修”的生态建设实践在此铺开。 随着南宁园博园全面建成,绿色生态引领、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园林盛会即将呈现在世界面前。开园前夕,本报记者走进南宁园博园,感受无处不在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体味包含壮乡风情在内的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不推山不填湖不砍树 海绵园区“会呼吸” 12月1日,阵雨时停时歇,南宁园博园内,雨水顺着透水砖渗入地下,通过雨水采集系统,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位于园区另一侧的“芦草叠塘”景区,由19个鱼塘改造而成的湿地与400多种植物形成截污保水的生态美景。北部的玲珑湖,可为城市行洪调蓄。 “南宁园博园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是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的展示基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张景华介绍,本着“不推山,不填湖,不砍树”的建设理念,坚持“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丘陵、河流、水塘等地貌及文保遗址,保护原有山水植被,园内43.2%的自然风貌在规划中予以保留。 同时,通过园林造型的巧妙布局,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融入园林建设和花木种植之中。 2015年4月,南宁被列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治水、建城、为民”的理念,经过3年打造,“海绵效应”不断凸显,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南宁园博园博采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园区。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