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 要闻 > 正文 |
昂扬奋进 时代凯歌——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气质 |
2018年12月28日 20:46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飞 |
|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题:昂扬奋进 时代凯歌——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气质 新华社记者吴晶、姜潇、史竞男 这是浙江义乌市一处繁华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夜景(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1978-2018。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什么? 亿万中国人的回答格外清晰:她不仅书写了壮丽的发展史诗,也极大丰富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掀起澎湃不息的改革洪流 在浙江义乌铁路西站,一列驶往西班牙马德里的中欧班列(义乌)缓缓发车(10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谭进 摄 初冬的寒流,仿佛被通体透亮的义乌国际商贸城阻隔在外。历经11次扩建,这座“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每天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着生意。 40年前,三面环山的义乌人迫于生计,走街串巷,易物换钱。如今,“鸡毛换糖”的马路市场早已成为“世界超市”,“敢想敢干”的义乌人走遍“地球村”。 过去4年间,由义乌始发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已开通9条线路,几乎横贯整个欧洲大陆。 “义乌一直有一种开拓者精神,不满足于现状的闯劲。”中欧班列(义乌)运营方负责人冯旭斌说。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登上报纸头版。如声声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给了梦想破茧而出的力量。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响亮口号,催动民族奋起直追的脚步。 人们争先恐后,涌进高考考场,奔向农田工厂,拓开特区、新区,抓住一切能够“赶上时代”的机遇。 “40年改革开放,不是简单的物质收获,而是一次精神上的突破。”今昔对比,企业家董明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40年前那次伟大的觉醒,不仅改写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更探寻到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既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改革开放的动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张带着红手印的“秘密契约”。那是1978年的一个冬夜,小岗村18户农民为“大包干”立下的“生死状”。 11月18日,观众在观看安徽小岗村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慢门拍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这张“生死状”,不仅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更激励一代代人放手一搏、闯关夺隘—— 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时代呐喊,响彻神州大地。 从杀出一条“血路”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激发磅礴伟力。 …… 春风化雨,万象更新。 改革开放不仅持续创造了“中国奇迹”,更极大拓展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