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师到“智造”大师
——记广西汽车集团装备制造首席专家郑志明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谢振华
中国每生产10辆汽车,就有近1辆是“柳州制造”。作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郑志明21年从未停止过对技术进步的追求。2014年至2018年,他带领团队完成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294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钳工技术要靠不断地练习、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进步。”做钳工时,郑志明手工划线钻孔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锉削平面可以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他的车、铣、磨、线切割水平也相当了得。如今,大到机器人工作站,小到工装夹具,公司几乎每个生产环节都有郑志明的发明创造。
郑志明主导研发的前轴点焊专机2012年投入使用后,车间工人在加工前轴时不用再扛着50多公斤重的点焊钳来干活。2014年,以郑志明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郑志明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CN180C副车架焊接整线设计制作工作。该项目的设备和工装直接为公司节省设备采购成本300万元,节约人工成本90万元。同时,新线投入生产后取消手工焊接工位,改善了焊接操作环境,工人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近年来,郑志明和他的团队走在广西汽车零部件机器人生产线自主研发的前列,硕果累累,不仅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型和实用型专利各1项,多项成果获广西先进工艺装备及先进设备改造评比奖。
郑志明收了10多位徒弟,他把从老师傅那里学到的精湛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匠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勉励他们沉下心,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创新创造活动,为柳州“智造”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