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顶蛳山田园风光区。中共南宁市邕宁区委宣传部供图
邕宁区顶蛳山田园风光区。中共南宁市邕宁区委宣传部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2月3日讯(记者 胡瑞阳)“现在手头宽裕了,新房子有了,也不愁吃不愁穿,就等着两个仔带着孙子回来过年。”1月22日,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新乐村那贡坡村民韦庆成幸福地向记者讲述,邕宁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来生活上的变化。
吴茱萸是名贵的中草药材,种植一年半以后开始有收成,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之前种甘蔗,每年减去肥料支出,每年纯收入8千多元,仅能解决温饱。”2016年,了解到村里的合作社对吴茱萸开展产业化运营及吴茱萸的市场,韦庆成果断砍掉了10亩的甘蔗改种吴茱萸。
仅过了一年,韦庆成就实现种植吴茱萸大丰收,纯收入4万多元,摘掉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韦庆成的个人纯收入再翻一番,达到9万多元。
2015年3月,那贡坡吴茱萸示范基地建立,种植吴茱萸55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950亩,由南宁市创丰吴茱萸专业合作社运营。记者来到该基地当天,吴茱萸果实早已采摘完毕,为了来年更好地生长,村民们将枝叶修剪,整个基地略显光秃。
“那贡移民点加入合作社的有16户贫困户均通过种植吴茱萸实现了高质量脱贫。”该社负责人黄炳珠介绍,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是该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
“吴茱萸枝条打碎之后,可以作为食用菌菌基,食用菌的菌渣可制肥料还田。”黄炳珠介绍,食用菌的菌渣还可制作成竹鼠和荷兰鼠的饲料,而竹鼠和荷兰鼠的飞边可制作食用菌的菌基以及制肥还田种植吴茱萸。该基地采取“吴茱萸+凤梨+竹鼠+食用菌”的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产业效益。
同时,生态种养扩大了产业的生产规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2018年12月18日,总投资约248.7万元的新乐村标准化食用菌基地正式投产。据悉,该基地开工生产后,能安排长期工人8人,临时工30人,安置贫困户5户以上,能带动养菌农户30户以上。
守好“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已融入到邕宁区发展的血液中,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邕宁区延伸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循环发展,全产业链生态循环模式,提升了农产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设一批集种养、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基地。”邕宁区积极探索转化路径,大力培育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区情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邕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仙学文表示,目前,邕宁区已经成功创建5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9个自治区级生态村,45个市级生态村。
为守好“绿水青山”,邕宁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新环保法》实施后,邕宁区关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近20余家,淘汰拆除燃煤小锅炉75台,并取缔邕江、八尺江关停沿江企业、截流沿江污水直排口14个,清理船只846艘,清理排筏104个,清理网箱573箱。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建成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处理厂,73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