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带薪“情绪假”是职工权利保障的示范

如果心情不好也能请假就好了!这个愿望,有人已经实现了。2月25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一家企业就设置了“情绪假”,职工每个月可以不说明理由请一天假,还是带薪的!你羡慕吗?(2月26日《现代快报》)

在“带薪休假”“月经假”“陪护假”“护理假”等法定休假仍然很难落实的情况下,带薪“情绪假”只能让人徒发感叹:又是别人家的福利。确实,对带薪“情绪假”还没有条件做太多的“非分之想”,每一种新设置的职工权利,都会遭遇传统观念和现实利益考量的阻拦,法律的推行落实更是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然而,带薪“情绪假”却给了所有用人企业一种提示,职工法定权利的保障,不能单从企业立场着想,更要从职工立场考量,企业利益与职工权利本来就不是一对解不开的博弈。比如“情绪假”,既满足了职工的休假权利,也能在消除不良情绪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可谓一举两得的“双赢”。

情绪是一个工作效率的调节器,积极情绪可以让职工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率,而不良情绪只能让职工心神不安,精力分散,效率低下。“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这样的工作要求实际上是强人所难。不如意事常八九,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在所难免。解决职工情绪问题,企业完全可以更加主动一点。情绪是个人问题,更是企业问题,企业应该把职工的情绪管理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破解企业利益与职工休假权利的矛盾,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树立“关怀职工,就是关心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不少企业死板地坚持打卡考勤制度,丝毫不给职工喘息的机会,职工的休假权利完全被企业利益所捆绑,这无疑是一种“驱驴拉磨”的管理效应。“良好的工作状态来源于积极情绪”,这或许就是带薪“情绪假”带给我们的最大现实意义。

职工福利已经被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列为重点内容,而这个福利不再是高薪,更是法定权利的保障,即对职工的人性化关怀。不少企业面对职工跳槽、用工难等问题鸡飞狗跳,这次应该从带薪“情绪假”里得到一些启发。

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这是破解用工难、效率低的根本出发点。有了这一点,职工的“带薪休假”“月经假”“陪护假”“护理假”等法定休假权利的落实,就不再是难题。(范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