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头条 > 正文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斩获10项广西科技进步奖探寻 (2)

2019年04月20日 08:00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梁 莹 蓝飞燕 石 鹏 编辑:覃鸿图

“高精专”+民生,迸发创新火花

深化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有赖于医学领域在“高精专”方向上的突破,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民生。

奖励大会上,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钟小宁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与免疫机制发病机制及红霉素防治策略新突破”项目斩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是全球难题。据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高达1亿人,其发病机制和抗炎药物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

通过12年的不懈努力,钟小宁教授团队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在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突破。同时,建立了慢阻肺防治新策略,发现红霉素多靶点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证实红霉素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抗炎药物。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28篇,代表作刊于呼吸顶级杂志封面,单篇最高引用达100次。国际学者高度评价,被列为国际大环内酯类治疗慢阻肺三大开拓性研究之一。

医教研协同发展,迸发出创新火花,创新成果又可“反哺”临床。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今年获奖的科研项目大多源于临床,其成果最终又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

“广西每年新出生5000多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如果每一位患儿都能得到治疗,对患儿家庭带来的是希望。”正如此,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庞玉生教授率领团队确定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的方向,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有效治疗为目标,进行了科研攻关。

如今,这项科研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率先在全区综合医院儿科和妇幼保健院宣传及推广先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技术,成功治愈数千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