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健全制度,
夯实数字经济建设之“基”
面对新形势下繁重的管理任务和更高的管理要求,必须探索创新符合区情的数字财税制度体系。一是围绕数字经济建设目标、方向构建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财税政策。财税扶持政策从传统基于物的生产、流动向基于信息的生产、流动发展,使财税政策设计能够契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二是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分配激励机制,保持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构建市场激励机制,促进公平竞争的财税政策;构建社会激励机构,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财税制度;构建行为激励机制,打造基于创新行为的财税制度。三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健全投入导向型预算管理制度。将政府主导的数字经济建设转化为政府引导的数字经济建设,以财政投入为杠杆,采取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撬动社会投资投向实体经济,重点支持数字行业或特定类型企业,促进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
3 明确目标,
打磨数字经济建设之“器”
财税扶持政策对促进数字经济的作用起着基础性、支柱性作用。要明确财税政策供给目标,助力广西数字经济建设。
明方向。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促进数字经济的目标方向和行动遵循,是当前财政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认识和实践问题。要建立财税政策供给需求回应机制,着力解决财政机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等问题。对财税政策制定要以微观主体的效用改进为导向,及时、负责任地回应数字企业对财税政策的合理诉求。
定目标。各级财政机关不仅要贯彻落实上级政府机关的各项规定,更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找问题,把准阻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制定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将目标聚集于增添动力并要满足充足性、公共性、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抓重点。影响数字经济财税政策诸要素中,不仅包括财税优惠政策,财政补助、补贴、贴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政策,节能环保等财税政策供给,亦应包括财政管理水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软因素。要通过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手段,鼓励培育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集团,形成品牌效应,加速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和财源壮大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强基础。规范政策制定流程,做到政策的出台有法律依据,有事实基础,有科学论证。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数字广西建设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强结果管理,完善政策问责机制。建立“责任清单”,明确各级财政机关及内设机构责任人员职责,同时加大督察力度,提高督察效率,以增强财税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拓展财税政策供给参与的路径与渠道,开通财税政策尤其是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渠道,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以推行关键公民参与政策听证、民主恳谈、公开议事会等方式构建财税政策决策中的需求表达机制,通过财税政策公众满意度评估、市民监督员、行风评议等赋予公众对财税政策的监督权、选择权和认同,解决管理与服务双“缺位”问题。加强政策收集汇总,编写政策指引。依托各类媒体,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优势,积极打造财税政策的宣传解读平台,使数字企业主体更加直接、及时、高效地了解政策,消除数字企业因对政策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政策风险,加快政策及时准确有效执行。积极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建设氛围。
(作者为自治区财政厅高级会计师)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