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陀螺队全体成员合影。韦光辉供图

陀螺队队员正在训练。韦光辉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1日讯(记者 蒋尧 实习生 周璐敏)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下月在河南郑州市举行。为了在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陀螺竞赛项目上取得突破,广西陀螺队全体运动员的备战训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2015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我们获得了陀螺项目男子团体赛的二等奖,今年我们尽力发挥,力求突破上一届的成绩。”广西陀螺队教练员韦光辉介绍,参加本次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陀螺运动员共有6人,男女各3人,分为男子、女子各一队。目前所有运动员都已进入到最后冲刺的训练阶段,星期六都要保持正常训练。
据悉,广西陀螺队从2016年10月开始启动了该项目的训练,“与一般的比赛项目不同,陀螺比赛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训练过程。” 韦光辉说,陀螺比赛分为个人战和团体战,考验每一位运动员的技巧性和稳定性,训练阶段也经常给运动员组织实战比赛,让他们掌握更多获胜技巧,但是天气炎热对他们体能是个巨大的挑战。
据了解,参加本次运动会的6名运动员中,有2名运动员是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团体协作能力也是一个考验。面对这次比赛,韦光辉表示“有压力”,因为像云南等省份,打陀螺历史悠久,在陀螺比赛中经验丰富,而广西则有发展时间短、弱势相对明显的问题。
陀螺,又叫“打陀螺”、“打老牛”,是青少年较为熟悉的玩具,也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运动。陀螺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深受彝、壮、佤、瑶等少数民族的喜爱。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正式登上中国民族体育竞技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