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大新坚持以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原标题)激发广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破解服务企业方面存在的“肠梗阻”问题——

  大新坚持以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 本报记者 罗承品 刘华恋 覃柳鲜

  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不担当不作为?改!建立制度“硬标尺”、搭建实践“练兵场”、树立实干“风向标”,全面激发广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虚化边缘化?改!坚持责任、培训、督导、整顿“四个到位”,建立任务清单,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营商环境不优问题突出?改!突出精准、高效、可持续,精准梳理服务企业方面存在的“肠梗阻”问题并解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新县坚持在“改”上先走一步,把能改的先改起来,让“改起来”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能上能下”,让干部队伍“活起来”

  大新县认真检视聚焦干部队伍精气神不够、不担当不作为的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严肃问责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对25名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的领导干部进行调整,以下的压力,倒逼干的动力。

  如何激发广大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大新县通过建立制度“硬标尺”,搭建实践“练兵场”、树立实干“风向标”,让干部队伍“活起来”。

  “应标尺”——大新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党内关爱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节假日值班补贴、乡镇补贴、健康体检等工作方案,以制度保障推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地见效。

  “练兵场”——大新县大力倡导“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知事识人的主战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渠道。

  “风向标”——大新县坚持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与中心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时通过开设专版专栏、摄制专题片、改编先进事迹等形式,对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持续、多层次宣传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今年以来,该县先后选派700多名干部到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稳边固边、产业兴边一线历练。他们以“千屯五化”为载体,走村入户讲政策、做产业,有效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其中,83名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17名干部晋升职级。

  雷洪向,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从加强基层党建上下深功夫,通过“党课+培训+讨论”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强武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经过实地分析考察,雷洪向与村“两委”班子形成了带领群众种植青梅产业共识。坐言起行,雷洪向带领村“两委”班子进村入户,发动群众种植青梅1000多亩,让武姜村贫困发生率从52.4%降到2.52%,村民不仅脱了贫,还吃上“旅游饭”,村民称他为“青梅之子”。今年4月,雷洪向被提拔为大新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副主任。

  精准施策,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走进大新县那岭乡五一村,道路干净整洁,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家家户户美化了绿化了门前房后。

  谁曾想,2018年,五一村党总支部因存在“组织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党组织活动”问题,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以前,组织生活不正常,支委会会议没有质量,也没有认真专题研究具体工作。”五一村党总支部书记卢勤说。

  五一村制定了党组织巩固提升方案,以强党建为引领,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千屯五化”工作。今年以来,五一村实施肉牛养殖小区等一批扶贫项目,并在各个屯实施乡村风貌改造工程,党员大会、民主议事、“固定党日+”、党员培训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大新县全力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抓好全县1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工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为此,大新县县委常委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方案;组织乡镇组委、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指导,提升整顿工作能力水平;结合党组织书记落实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督查,采取定期跟踪、明察暗访、情况通报等措施,加强对整顿工作的跟踪核验,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行销号管理,对整顿完成的措施进行销号。截至目前,全县1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整顿转化

  同时,该县还坚持问题导向,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切实解决在基层党建弱化虚化边缘化突出问题。

  针对边境地区基础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大新县委常委会及时专题研究边境党建工作,通过《大新县贯彻落实自治区、崇左市抓党建促兴边富民系列文件精神实施方案》落实边境保障问题;组织党组织开展“党旗领航·多彩支部”以及推行“固定党日+多彩支部”创建活动等,改善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问题;对县、乡(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进一步激发扶贫队伍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担当意识,实现在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上精准;此外,还开展抵边自然村党组织优化设置,实现14个抵边自然村党组织全部单独组建党支部,解决边境地区基层党建薄弱问题。截至目前,全县14个抵边自然屯已经有8个屯有活动场所。

  强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见成效

  市委常委、大新县委书记赵丽围绕青梅、白皮冬瓜种植和生态养殖等特色种养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进行调研,实地调研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培育壮大特色扶贫产业,确保脱贫成果长效巩固;县长张卫东到溜溜梅果园项目、亿春食品公司、吉程铝业项目,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企业用地、融资、产业链等开展调研,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钊广西糖业集团大新制糖有限公司、硕龙口岸(主通道)等地,围绕兴边富民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进行调研,查找制约边境发展的问题与困难,研究对策;……

  今年以来,大新县从具体问题着力,重点围绕全局类、战略性、改革性的课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创造性开展专题研讨,破解发展难题,确保主题教育收实效、见真章。尤其在突出营商环境不优整治行动,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招商引资综合服务水平。

  每月,大新县委、政府领导坚持带队深入企业找“问题”1次以上,精准梳理服务企业方面存在的“肠梗阻”问题,解决企业不动产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

  围绕服务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大新县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靠前主动服务,截至目前共为企业高效解决发展难题38个。投资1.5亿元的溜溜梅加工项目5日内代办好企业开办、工程许可、用地预审等项目落地手续。

  针对龙宫仙境企业融资难,大新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领金融企业到企业现场研究并解决问题,使企业增加了投资信心,在原签约协议投资1.5亿元的基础上继续追加投资2亿元。

  主题教育开展得如何,最终还是要看效果。大新县牢牢把握“整改落实”这个落脚点,聚焦矛盾突出、意见集中、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改起来,把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真改实改、攻坚克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