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
《中国粮的奇迹》第二集 | 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农业智能化……科技助力中国粮 (3) |
2019年11月19日 21:1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韦幸文 |
|
农田里面有科技,无人机?那仅仅是开始! △视频 农田里面有科技,无人机?那仅仅是开始! 娄强家的六十多亩玉米地今天喷药,他和老伴早早地就赶到地里。 郭永肖是这次植保飞防任务的主力,年纪轻轻的她,飞防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 植保就是虫口夺粮,地里的幼虫正在啃食庄稼,再不防治,这片玉米地将减产一半。一场农田保卫战,即将打响…… 无人机一次可装10升农药,距离玉米1.5~2米的高度飞行,在下压风场的作用下,它能将药液细密均匀地喷洒在玉米的叶片和茎秆上。 50秒左右就能喷完一亩地,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娄强老两口过去一周的工作。 今天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时代已经开启。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做,预知未来,不是梦! △视频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做,预知未来,不是梦! 北京的写字楼里,几个年轻人正在跟900多公里外的一场暴风雨抢时间,远程遥控吉林农田,一次计划外的秋收。 卫星云图上出现了台风云团,会直接影响吉林松原长岭县的苜蓿种植地,那里有几千亩苜蓿还没收获。 北京的张弓在信息平台上,向吉林的李文举发出了降雨预警。 李文举接到预警时,长岭的天气看起来依然晴好,但他相信张弓他们的判断,原计划在第二天才进行的收获,被他紧急改为当天夜里。 实时的云团动态,前后三小时的预判,一切都在精准的大数据计算之下。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