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瑞阳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12月20日讯(记者 胡瑞阳)12月20日,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广西税务局、广西律师协会多个部门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活动首站来到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现场讲解了财经政策法律法规、税收法律法规,解答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相关政策法律问题,并就法治企业建设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交流环上,供电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部分新建小区开发商以自己名义为商品房报装用电,交房后迟迟不通知用户与供电局重新签订供用电合同,造成了合同主体不明晰,对开展供电服务和电费回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此,广西律师协会律师从法律制度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宪法法律对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保障和规范,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张军说。
据了解,野蛮施工、违章作业、偷盗等外力破坏是造成电网跳闸停电的主要外部因素,已经占到了电网整体事故的50%,这极大地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全社会的正常用电。对此,自治区司法厅等多个部门到广西电网等企业调研,推动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办法》。南宁市市政府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南宁供电局挂牌成立电力行政执法协助中心,成立“电力警务室”,共同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搭建起了政企深化合作强化电力设施保护的高效平台。
2018年6月份以来,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公安厅、司法厅、应急厅、教育厅联合广西电网公司构建开展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联合宣传”“联合调解”“联合处置”机制,通过法律的普及实现基层组织共建、党建资源共享、矛盾纠纷共调、涉电公共安全风险共防、科学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2019年,全区社会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同比2018年下降65%,极大地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送法进企业,强化了我们用法治的思维去解决我们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保障我们电网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大。”广西电网公司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稍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