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边贸互助甩“穷帽”

靠一辆电动三轮车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转悠”,黄元海摘掉了贫困帽子。

    黄元海是东兴市东兴镇松柏村人,小时候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于2013年去世。他从此孤身一人生活,住在不遮风不挡雨的泥砖瓦房里。

    2016年,黄元海由帮扶干部介绍到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参加互助组并兼做搬运工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早日摆脱贫困。

    边贸互助组参与者,主要是在互市区内,利用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通过创新互市贸易方式,低风险稳增收,最终实现脱贫。

    黄元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边贸互助组除了入股坐收分红,就是闷头搬运,踏实得如一头牛。舍命干一年下来,年底翻开积蓄一数,就超过了一万元。

    黄元海没有乱花这些钱。第二年初,他拿出9600元,买回一辆三轮电动车,专门从互市区拉货到库房或市场,既省力还多赚钱,当年进账近3万元。

    2018年,在政府补助3万多元后,黄元海自己出资2万余元,拆掉泥砖房子,建起一间60多平方米的水泥钢筋平顶房,一举脱贫。

    现在,黄元海的新房虽然还没有装修,家具简陋,但他说,之前的借款已全部还清,再攒下来的钱,就用来装修房子。

    东兴市市场监管局派出驻村干部曹沛透露,按脱贫户2018年10月至今年9月的要求统计,黄元海今年收入超过3.5万元。

    一年完成一个心愿,黄元海依靠“边贸+互助组”的边贸扶贫模式,生活正渐渐好起来。

    (谭海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