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谋福祉
——二〇一九年广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社会建设领域先进人物素描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罗 琦
社会建设,民生所系、民心所向、民安所在。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这样一群干部,挑起应挑的担子、应尽的责任,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岗位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但所作所为却透出同样的优秀品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甘于奉献的过硬作风、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作为敢于担当的他们,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创造着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书写着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民生答卷”。
对接群众所盼,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元旦假期,马山县司法局加方司法所所长莫洪林依旧没闲着,一大早便风尘仆仆地奔走在乡村邻里之间,忙着调解处理矛盾纠纷。
作为加方乡惟一的司法调解员,25年来,他成功调解了矛盾纠纷2860多件,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还把600多件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有纠纷,找老莫。”对于老百姓的信任,莫洪林说,这是自己多年来用嘴皮子“磨”出来的,用脚板底“踩”出来的,用将心比心“换”回来的。
此话不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干部要把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难题作为工作着力点,勇于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才能真正对接到群众所盼,进而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彭达长——昭平县黄姚镇镇长。他在当地已工作17年,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彭一嘴”。
10多年来,黄姚古镇周边的落后村屯基本都被彭达长“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民族风情街区、络绎不绝的游客以及村民们吃上的“旅游饭”。昔日贫穷落后的千年古镇黄姚,正逐步走上一条特色鲜明、风情浓郁的旅游脱贫致富路。
在具体实践中,如何统筹协调好群众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彭达长说,群众的诉求一定要及时地加强协调解决,合理合法的要坚决支持,不合理不符合政策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
暴雨威胁、洪水肆虐,全州县龙水镇全佳村党支部书记蒋吉富于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物资运送、群众安置、走访排查……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行动、自救互救,全村458人无一人伤亡。
贵港市信访局局长黄桂林深耕信访一线长达14年,帮助上访群众解决无数个信访问题。近年来,她亲自协调处理的1033个案件中,有915件罢访息诉。
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侯龙生带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担当作为,积极为群体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更温暖的公共就业服务,全区主要就业目标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