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加码
“这里有个如何破坏新冠病毒结构的思路,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疫情发生后,“讨论一下”已经成为默克中国各个内部工作群的常见用语。
默克是有30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药企,在其发展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疫情到来,都是企业研发人员全情投入创新研究的时候。“近期,上海的默克中国总部内部发起了针对大流行疾病防范或抗击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创新研究资助计划,最高可获得每年25万欧元的资助。”一位默克中国员工透露,“各个部门的人都想参与。一起合作的德国总部同事,也配合地放弃周末。”
在德国,默克和勃林格殷格翰是相距不远的邻居,如今两家德国企业将“邻居间的创新比拼”延续到了上海。
疫情发生早期,勃林格殷格翰位于上海的地区总部就宣布支持德国传染研究中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工作,开发针对该病毒的抗体。高齐飞介绍,公司也计划与中国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以研究公司产品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探索解决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问题。
同在张江的阿斯利康中国总部,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新冠病毒进行研发,但其今年计划中在癌症、呼吸、心血管、肾脏、代谢和消化等领域的研发,没有因疫情而停滞。阿斯利康预计,未来五年将有约55个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其他疾病患者面对新冠病毒时,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我们正在另一条战线上做出努力。”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赖明隆说。
“虽然大家仍在战‘疫’,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速度却没有放缓,看到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健康医疗领域不断摸索创新的决心,以及在中国长期发展和持续投资的信心。”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表示。(记者 张煜)
原标题:生产有序恢复、研发紧锣密鼓、投资稳步落实……
上海生物医药业接近100%复工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