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自治区气象局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研发的“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项目正式启动,并计划于今年9月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向全球发布指数信息。

签约仪式
会上,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钟国平指出,通过研发和落实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东盟各国在气象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供需双方对接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区域气象多边合作,拓展气象服务市场,积极为世界气象合作和东盟区域内气象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目前,《南宁倡议》的各项落实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研发和实施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正是扩大论坛成果、推动倡议深入落实的一项有效举措和有益尝试,具有重要意义。

启动仪式
新华社广西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龙松林表示,启动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建设工作,是鼓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助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展东盟气象服务市场,发展区域数字经济,为2020年中国—东盟数字合作年开了一个好头。指数是输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也是现代化管理的衡量标准。将气象情况指数化是广西气象工作的创新,有效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希望今后广西气象局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努力,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能够架起中国—东盟气象合作的新桥梁。

龙松林、周飞等一行到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参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自治区信息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周飞表示,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项目,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和“数字广西”部署的创新型重大项目。期待中国经济信息社和自治区气象局继续充分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地域优势,借助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的平台桥梁作用,通过资源互补、强强联手,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平台优势、传播渠道,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促进区域内气象合作。

龙松林、周飞等一行到广西气象数据中心参观
中国经济信息社广西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韦大甘介绍,2017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制发布的《中国气象发展指数报告(2017)》,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项目是其进一步的延伸、实践和落地。从今年起,指数将在每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发布主题国年度气象发展指数,并将成果向全球进行持续发布。此外,指数还将依据气象大数据,适时研发旅游、交通、农业等气象衍生信息产品。

龙松林、周飞等一行到广西气象监测预报中心参观
据介绍,“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将繁杂的气象、经济、社会等领域数据进行指数化分析,对中国和东盟各国气象基础设施、仪器装备、技术服务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气象服务市场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客观科学评估优劣势,深化气象技术和服务交流与合作。
活动由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全文杰主持,自治区气象局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负责人,新华社中经社广西经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会后钟国平陪同龙松林、周飞等一行先后来到广西防雷中心、气象数据中心、气象监测预报中心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听取各业务单位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广西雷电监测、气象信息化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现代化预报预测业务发展、为农气象服务等方面工作。(图文/蔡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