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为战疫而逝,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2)

2020年06月02日 07:29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罗 琦 梁 莹 刘 琴 编辑:潘晓明

逆行,勇挑重担

2020年春,疫情突袭,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正在打响。

今年梁小霞难得回家过年,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只在家里呆了一天就坐不住了,大年初一一早便匆匆赶回医院待命,做好了随时奔赴湖北的准备。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党和国家帮助了我。所以,我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更何况,我年轻,专业对口,请优先考虑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玉环还记得,为了去武汉,小霞3次找上门来。

第一批队伍,医院要求党员先上,梁小霞落选了;第二批队伍出征,梁小霞终于如愿成为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一员。

“作为和平国家的护士,在任何时候,党的号召与人民的需求,都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命令。”出征前,梁小霞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手写的入党申请书。

二月的武汉,寒风凛冽。“到酒店后需要搬运医疗物资,她默默地上来帮忙,连夜搬运物资几百趟,一直忙到凌晨4时。”医疗队联络员袁海涛说,抵达武汉那天晚上,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不爱讲话但却勤劳执着的姑娘。

防控疫情,就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才休息了几个小时,梁小霞与队友们又进入了岗前培训阶段,并被选为第一批上岗队员,正式进驻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区开展工作。

这时候,是2月24日下午6时。这里,可以说是抗疫一线“炮火”最猛烈的“战区”,病区内的护理对象都是病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起雾的护目镜、数层的外科口罩,无一不影响正常活动,护理工作比平时难度要大很多。

从进入病区到下班出来,已是8个小时以后。下班的时候,李玉环特地从武汉沌口方舱医院赶来探望。“重症病区开放气道的患者多,感染风险大,你害怕吗?”李玉环对这群年轻的姑娘们还有点不放心。

脸上还印着口罩的勒痕,梁小霞坚定地告诉李玉环,“主任,我来到武汉才知道,有那么多人等着我们救命,所以,我不害怕!”梁小霞说,她对咽拭子留取、吸痰、动脉血气采集、呼吸机参数调节等都能熟练操作,这让李玉环安下心来。

“她把爱和温暖从绿城带到江城。”仅仅几天时间,梁小霞很快就融入了工作,和病区的患者都熟起来了。虽然语言交流上有些困难,但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霞护士”“广西阿妹”。

队友潘桂碧记得,有位80多岁的患者,自入院起便一直消极对待治疗。心细的梁小霞得知后,主动领下照顾这位老人的任务。

悉心喂水喂食,勤擦拭勤翻身,定时定量实施护理……体贴入微的照护,卸下了老人家的固执:“有这姑娘在,我就有信心好起来!”

戴着3层防护手套,对静脉穿刺来说难度不小。为了提高戴着防护手套进行穿刺的准确度,在驻地酒店里,梁小霞反复默记人的血管走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盲穿。“后来,她还兴奋地告诉我,她帮患者打针都能一次完成。”李玉环说,那几天小霞经常在微信群里,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24日、25日、26日,梁小霞连续上了3个夜班。下班时,脱下厚厚的、已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看着脸上满布的伤痕和勒痕,梁小霞总会打趣说:“这是自己青春的奋斗印记。”

“老师,您不用陪我出去,我自己可以的。”2月28日,梁小霞在工作中感觉不适,在带班老师的劝说下,准备离开隔离病区。因为担心物资紧张,她婉拒了老师要陪着她一起出去的要求。就在“缓冲区”里,梁小霞突然晕倒了。经医护人员就地抢救,其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复,但意识尚未恢复。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

意外发生后,中央指导组第一时间组织国家医疗救治专家和武汉协和医院医疗团队全力救治。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抢救和关心关爱工作作出专门批示。2月29日,受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委托,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专程前往梁小霞家中慰问。

3月30日,经全力抢救和充分评估,国家派专机由国家医疗专家和广西医护团队护送回南宁继续治疗。其间,我区积极组织区内外专家和多学科医疗救治专家组全力救治。

5月25日凌晨,梁小霞病情恶化。5月26日,虽经全力救治,28岁的她还是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亲人和战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