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崭新动能
聚力城乡协调发展
日前,桂林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前8月桂林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2%,比全区高14.8个百分点;截至8月,工业投资增速已实现连续5个月正增长。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今年疫情影响下,桂林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工业振兴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实施,城乡协调推进。
——这五年,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速。
“十三五”以来,桂林积极破解经济结构不完善的难题,培育发展新动能,锻造经济特别是高新产业“硬实力”,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工业强龙头卓有成效。全部建成后计划年产能达1亿部手机的深科技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三期正在积极准备,上下游项目不断落地,正在向1000亿元信息产业集群稳步迈进;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等项目竣工投产,平钢、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一批生态食品、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商用车、轨道交通等产业集群正迅速形成。
三大产业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园区面积增加94.5平方公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形成了一批新产业,坤弘量子、智神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花江智慧谷等项目高效推进,“PPP+产业园”模式成效明显。
——这五年,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以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田园综合体两大“书记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第四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竣工验收,累计示范乡镇建成区面积增长5.4倍、常住人口增长6.7倍。建成第一批田园综合体17个,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提前1年完成。2015年,全市2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510个贫困村,到今年年底将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形成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经过五年不懈努力,桂林市“十三五”规划实施主要指标进度总体符合预期,到今年上半年,14项约束性指标有13项达到预期,19项预期性指标有10项提前完成或达到预期。6大类53项指标有37项提前完成,总体实现进程达97.7%,居全区前列。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