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必须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坚持系统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全域化融合,以推动全域党建赋能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构建系统化管理机制,走活城市治理“一盘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着力在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上下功夫,通过规划“四圈三带”全域党建版图,以全域党建为抓手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一是打造质量党建核心圈。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对城区中心2个街道、15个社区进行系统打造,让基层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二是打造品牌党建辐射圈。按照“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标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全覆盖。三是打造效益党建引领圈。把支部建在商铺、酒店,打造党员诚信示范店、诚信示范集群,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四是建强党群服务共享圈。构建覆盖城区、街道、社区、小区的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综合利用辖区警务站、爱心驿站等服务群众阵地,打造“党群服务暖心驿站”,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五是建立红色基因传承带。通过挖掘辖区“红色名人”历史,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把初心使命转化为真抓实干、服务群众的实际动力。六是构筑文旅党建开发带。坚持把历史文化传承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创建旅游大区、文化名区,彰显文化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七是建设田园党建振兴带。结合“幸福乡村”建设,全力打造“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推动周边行政村党组织组建田园综合体党建联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打造“四圈三带”全域党建格局,形成系统化管理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和城市治理融合发展、互促互进。
健全规范化运行体系,建强城市治理“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桂林市秀峰区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使党组织成为城市治理的“主心骨”。一是开展政治建设提神行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创新“理论武装+实践运用+制度深化+宣讲传播”“全链条”学习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红色传奇进校园”主题活动,创新党课内容和形式,打造情景式开放式党课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开展组织覆盖攻坚行动。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确保中小学校党组织应建尽建,着力解决党建覆盖“窄”的问题。三是开展带头人队伍提质行动。实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星火培育”计划,成立创星工作室,落实星级化管理举措,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四是开展组织生活规范行动。落实“8+8”党支部正反管理清单,明确活动阵地、工作载体、运行机制、基本保障等8项要求,划定8种负面情形,推动各级党组织晋位升级。五是开展党员管理孵化行动。在社区探索建立党员孵化站,遴选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年轻人进行定向“孵化”,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通过开展“五大行动”,让党建工作从“点上出彩”到“面上过硬”,做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打造全域化融合样板,搭建城市治理“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桂林市秀峰区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积极推动人财物向基层下沉,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实施城市党建“轴心集聚”工程。构建城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创”工作体系,开展“街呼区应、部门下沉”工作,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 “轴心”功能,强化城市治理“龙头”带动作用。实行党群活动日制度,机关党员定期下沉街道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实现党建与山水同美。二是开展机关党建“先锋集结”活动。推动机关党组织与辖区“红色物业”组建“行动党支部”,深入居民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实践活动,解决居民小区灯不明、管不通、路不平等实际问题,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百米”。三是开展两新党建“诚信商旅”活动。打造正阳东西巷“红色商圈”,带动繁华商圈周边非公企业、“小个专”党组织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开展党支部推荐放心店、共产党员经营户亮牌经营等活动,街区内实行党员岗位责任制,划定“党员责任区”,引导街区商业和旅游服务业诚信经营。四是用好智慧化治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公安政务自助服务中心,打造智慧社区,创建一键金点子、智慧门禁、智慧书吧等系列便民服务品牌,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作者为桂林市秀峰区委书记、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