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农历十一月十四
封面图:为吸引和择优选用专业人才到党政机关,我区首次统一面向全国招聘聘任制公务员。12月28日,全区2020年度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公告正式发布,共有4个自治区直属机关和10个市直机关的17个聘任职位、18个招聘计划。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聘任制公务员是指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机关依据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对所聘公务员进行管理。此次公开招聘的聘任制公务员职位,聚焦我区自贸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需要,具有专业性较强、职责目标明确、薪酬待遇较高等特点,符合所在地高层次或紧缺人才引进政策条件的,可以享受人才引进相关待遇。此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应聘者可于2020年12月28日8:30至2021年1月22日17:30登录广西人事考试网的报名系统报名。资格审查通过后,招聘机关将根据聘任职位特点,对具有应聘资格的人员采取履历分析、笔试、专业测试、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综合测评。对工作急需、符合聘任职位条件人数少的职位,经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按规定程序从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中直接选聘。(全文详阅广西新闻网壮观客户端)
--今日导读--
【聚焦广西】
▲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式启动投产
▲本周我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全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桂粤湘三市携手“跨省通办”合作
▲广西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
▲新冠疫苗谁能先打?来看权威解答
▲广西公布2021年艺术统考合格线
▲梧州年处理30万吨废旧轮胎项目试产
本页为目录,请按手机相应键阅读下页内容。浏览广西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访问广西新闻网壮观客户端,搜索关注广西新闻网官方微信号:gxnews2006
【腾跃广西】
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式启动投产
---------
12月27日,由南方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正式启动投产送电,较计划提前半年。工程投产仪式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工程的3个换流站同步举行。据介绍,昆柳龙直流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总投资242.49亿元,线路起于云南昆北换流站,落点在广西柳北换流站和广东龙门换流站,途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4省区,跨越1452公里,是国家首个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作为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的主要送出“大动脉”,该工程从云南出发,把电站丰沛的水电分别送往广东和广西的用电负荷中心,预计每年送电330亿千瓦时,相当于海南省一年的全社会用电量,有效解决“十三五”末及中长期云南水电消纳问题,为满足“十四五”和后续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奠定基础。
【民生广西】
全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广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意见》指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坚持前端聚焦、推进中间协同、注重后端转化,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新格局,推动源头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意见》明确,到2025年,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和种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利用价值的核心基因,为建设现代种业提供有力资源储备和技术支撑。力争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资源深度鉴定评价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创新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周我区将迎入冬以来最强寒潮
---------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29日起我区将有一次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桂北部分地区有雨雪冰冻天气,日平均气温下降8—12℃,局部14℃以上,湘桂铁路沿线、沿海地区和北部湾海面风力大。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桂北一带,高寒山区及桂北部分地区有雨夹雪或雪、冻雨、冰冻及道路结冰,湘桂铁路沿线及沿海地区有5—6级偏北大风,北部湾海面有7—8级、阵风9级偏北大风,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31日。气象部门提醒,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我区的电力、交通、旅游、农业、林业、养殖业、畜牧业等有较大影响,请相关部门做好防御工作;有关部门注意做好防风工作。请海上作业人员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过往船只注意及时回港避风,海岛和海岸旅游等注意安全;请公众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民生广西】
桂粤湘三市携手“跨省通办”合作
---------
12月25日,广西贺州市行政审批局、广东省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湖南省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跨省通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协议。据了解,在本次“跨省通办”合作的服务事项中,贺州有105项、清远市有130项、永州市有80项,涵盖个体工商户登记、劳动用工备案、证书查询核验、转学、婚育等热点领域,办理地点将延伸至市、县、乡三级。根据协议,2021年1月下旬实现第一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广西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
---------
日前,自治区财政厅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客户服务中心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重点用于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据悉,此次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全部为5年期新增一般债券,发行利率3.37%,比同期国债五日均值上浮25个基点。为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统筹安排本批新增一般债券25亿元用于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乡村风貌提升项目8亿元、“四建一通”公路项目11.96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44亿元、自治区本级公立医院建设项目2亿元、广西体育教科训一体化基地项目0.6亿元。
【收官“十三五” 精彩看广西】
新生活 新奋斗 新起点——我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在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着眼长远,开拓创新,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脱贫成为幸福生活的新起点,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照进现实。
>>产业兴旺生活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必须从根本上扼制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偏向,构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新村屯的谭美春一家,曾因患病、上学陷入困境。关键时刻,当地党委、政府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免费柑橘苗木。夫妻俩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荒坡上种植柑橘,又贷款跑运输,为村民运建材。很快,谭美春不仅脱了贫,还牵头成立了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如今,新村屯14户毛南族贫困户56人全部脱贫。环江再接再厉,把产业振兴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治本之策,聚焦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大打生态牌、绿色牌、富硒牌、长寿牌,培育“环江香猪”“环江菜牛”“环江红心柚”“环江香粳香糯”“环江香鸭”“环江油茶”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县一品牌”的产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目前,该县获得农业部“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27个;全县192个产业示范园区(点),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县级7个、乡级21个、村级79个。
>>生态宜居环境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在脱贫攻坚阶段,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推进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随着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更高期待,农村建设的发力点也转换到推动人与自然、城乡资源要素的良性互动上。走进博白县旺茂镇民丰村盘古岭屯,村口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该屯成立村民理事会,自行集资25万元,发动社会各界捐助10万元,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依托客家文化和玉林地域文化,通过修旧拆旧,打造别致景观。为积极推进“三清三拆”工作,党员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动员会、乡贤座谈会,向村民讲解法规政策;到被拆迁户家中与村民促膝谈心,化解矛盾纠纷。现在,屯里已建成风雨廊、观荷亭、村史馆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今年7月,博白县实施乡村风貌提升暨“三清三拆”(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废弃建筑,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违法违规广告招牌)百日攻坚行动,全县3.2万名党员进村入户,发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文详阅广西新闻网壮观客户端)

【视觉广西】
12月26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桂林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天湖滑雪场在全州开启。该滑雪场海拔1600米,有超过1万平方米的雪上活动场地,成为桂林乃至全区做大做强冬季旅游产业的新引擎。
【生活实用】
新冠疫苗谁能先打?去哪儿打?自治区疾控权威解答
---------
1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新冠疫苗接种知识问答》。目前广西各地都在积极落实开展接种新冠疫苗服务的各项措施,各地将按要求及时公布新冠疫苗指定接种单位及预约方式,前来接种疫苗的人群记得携带身份证、做好个人防护,并按照预约的接种时间前往指定接种单位进行接种。根据国家要求现阶段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接种对象是18岁—59岁的重点人群,免疫程序为接种2针,每针间隔时间为2-4周,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每一次接种剂量为0.5毫升。详阅
【招考资讯】
广西公布2021年艺术统考合格线
---------
12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获悉,广西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全区统一考试(以下简称艺术统考)考评、评卷和统计分数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各专业类别考生报考和成绩情况,目前已划定广西2021年艺术统考合格分数线。与去年的合格线相比,美术类的分数线不变,书法类、音乐类、舞蹈类分数线再次提高,其中书法类提高2分,音乐类提高7分,舞蹈类提高10分。播音主持类、广播影视编导类分数线比去年降低,其中播音主持类降了7分,广播影视编导类降了2分。报考了艺术统考的考生,可于12月25日下午4时30分起,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的“系统导航-成绩查询”栏目查询艺术统考成绩。
【都市关注】
南宁仲裁委全面实施仲裁案件在线办理
---------
记者从12月25日举行的南宁市2020年公共法律服务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南宁仲裁委员会全面实施仲裁案件在线办理,建立完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智慧仲裁水平。据介绍,该市已实现仲裁案件全部办案流程均在专门的案件管理系统进行,仲裁案件各个环节都能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全程跟踪、监督案件办理的进程。同时,建立并完善了微信服务平台、案件查询码系统、短信平台和仲裁员协同办公平台等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南宁仲裁委已受理案件1460件(含网络仲裁案件),审结案件1053件,受理案件总标的额约16.21亿元。
梧州年处理30万吨废旧轮胎项目试产
---------
12月25日,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广西锐途再生物资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废旧轮胎项目试产暨中国—乌克兰纳米碳黑研发技术中心成立仪式。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规划用地200亩,采用国际先进的废旧轮胎连续式低温热裂解技术,将废旧轮胎裂解为燃料油、炭黑、改性沥青、钢丝及可燃气,实现“技术研发—废旧轮胎回收—废旧轮胎裂解—成品—深度加工—销售—衍生品研发—产品定制”的闭环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处理30万吨废旧轮胎,年销售收入超过4.3亿元,利税总额约1.7亿元。
感谢您阅读广西手机报
---------
广西手机报由广西新闻网荣誉出品。浏览广西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访问广西新闻网壮观客户端,搜索关注广西新闻网官方微信号:gxnews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