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
【中国牛•天津牛】乘风破浪的“蓝朋友”:在水与火的洗礼中守护一方幸福 |
2021年02月09日 21:27 来源:津云APP 编辑:王飞 |
|
“警铃就是命令”, 叮铃铃……说话间,急促的警铃响起,片刻消防员腿上像装了马达,换鞋、提裤、穿衣、系腰带、戴头盔,动作一气呵成,第一个跨上车的小伙子叫刘江,今年同样24岁,“我们消防站环境所限,我必须要第一个冲上车,把消防车提出车库,队员们才能顺利上车,从而保证在50秒内出警。”今年是刘江消防生涯的第7个年头,从通信班转到司机班,工作内容变了,但业务却是相通,“通信员主要负责接警带路、确认警情,而司机更要熟悉每一条路、每一个小区的位置。”幸福道消防救援站辖区内主要是老城区,“我们对于地图的认识,不单单是要知道每一个小区大门、每一个楼牌号的位置,有的楼是L型、H型,怎么走更便捷,什么时间走那条路更顺畅,全要一清二楚。”刘江的“辖区活地图”名号叫得响亮,离不开平日里的苦功夫,“每一条路周边有什么建筑都在脑子里,早些年如果带错路,出完警我会罚自己跑回消防站里。”刘江笑着说,转岗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消防站特种车辆以及大大小小所有器材的性能参数、适用范围,他也都烂熟于心,从陌生到熟练,付出只能用时间和汗水去衡量。
出警后,大家再次回到训练场,此时几个初出茅庐,但充满干劲儿的小伙子练得正欢。采访当日,是同样24岁的新消防员付苑和程祥下队的第11天。苦累,是新消防员入职后最朴实、最真切的体验,“不像从前懒散,每天6点起床训练,晚上11点结束训练,在这里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从穿衣吃饭到集合站队,从学习训练到卫生清扫,一环紧扣一环。”程祥坦言,对于新消防员来说,身边环境、社会角色、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虽然这里没有原来的安逸,但却充满朝气,没有颓废、没有抱怨。”他们明白,在寒冬的训练场上汗水顺着额头和脊背流淌时、在队列训练中两腿如灌重铅时、在5公里负重长跑时,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忍住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未来的路,为人民保驾护航。 漫漫消防之路有苦有累,有委屈受挫,但亦有声有色,有温馨感动。“人民消防为人民”,这是他们曾经立下的誓言,或许大部分消防员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每次出警灭火救援后,老百姓的一句问候、一次夸赞,这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消防员的责任与价值。青春有很多种样子,而正是有了这群“火焰蓝”们在艰苦的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与肆虐的大火和险情搏斗,将热血献给消防事业,用“孺子牛”的精神在水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党和人民守护一方幸福与平安。(津云新闻记者/王敬怡 摄影/姜晓龙 海报设计/陈楚)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