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吕 欣 实习生 伍叶娟 通讯员 杨晓芹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广西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政治启蒙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继承中稳步发展,在改革中健步前行,在创新中释放活力,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山区,从学校到家庭,从社区到社团,红领巾迎风飘扬,格外鲜艳。
丰富实践活动,用少年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少年儿童既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见证者和经历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我们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注意用少年儿童能理解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启蒙工作,讲好儿童化的政治。”采访中,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李楚说。
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整合平台资源,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开展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区持续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
近年来,广西少工委立足广西红色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博物馆、基层党群活动场所、“七彩小屋”等各类文化场馆,建设少先队活动阵地、实践基地,让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自信的情感体验。
讲好身边故事,在红领巾中加强榜样的力量
讲好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故事,使少年儿童在学习中培养好的思想品德追求。
讲好“四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区组织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队日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广西少年报》策划了不同年级版《红军长征伴我行》《抗战历史永不忘》等栏目,打造孩子们学用历史的平台阵地,获得全国第八届少儿报刊奖优秀奖。
在少先队员身边找典型、树榜样,编写《转校生丁小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故事,策划《向八桂英雄敬礼》栏目,推出《时代楷模黄文秀》《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等八桂榜样人物诗歌;广泛宣传红领巾护界碑中队、百色起义纪念馆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博白“红衣男孩”陈玖易等人物故事。
打造品牌活动,有效利用宣传阵地。《向卫国戍边的英雄们敬队礼》《我和我的祖国》等独创音视频在校园里广泛传播,广西少先队“六一”“十一三”等活动上了《新闻联播》;孩子们看《红色传奇》、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等,一系列活动在师生中产生了积极反响。
关爱健康成长,搭建广泛的教育、陪伴和维权保障社会体系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联合社会各界为祖国的花朵搭建起广泛的教育、陪伴和维权保障社会体系。
积极组织实施“情暖童心”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易地扶贫安置点里的“四点半课堂”“捐一本好书 圆一个梦想”等系列关怀活动温暖了广大少年儿童;广西少工委联合教育、司法部门在各级少先队组织和中小学中开展“青春自护 呵护花蕾”等系列活动,为广大青少年群体普及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禁毒、防艾、防拐反拐等安全常识,加强少年儿童自护教育和权益保护。
在广西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者定期开设公益“七彩课堂”,为困境儿童、残疾儿童、散居孤儿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机会;南宁市青少年宫开展“情暖童心流动少年宫”活动,为8000名少年儿童提供了公益课堂、远程教学等方面的服务。各式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扶下得到共同成长。
强化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少先队组织有了更强的凝聚力。
截至2020年底,县级少工委覆盖全区111个县(市、区),全区县级总辅导员配备率达96.4%,全区14个设区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广西青空间”统一建立了校外少先队组织。成立广西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5个,其中国家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个。携手广西青年智库以及社会研究机构的专业力量,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开展课题攻关,充分调动各级少工委和基层少先队组织的积极性,推动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运用。
2021年2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公布。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少工委组织广西少工委委员、少先队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代表交流学习成果,探讨新时代广西少先队建设的工作方向,明确改革少先队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形式、提高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优化完善少先队工作支持保障5大改革重点。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犹如一声春雷,发出新时代少先队的最强音。”广西少先队兼职总辅导员李中诚挚地说,“迎着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春风,红领巾事业踏上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