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 >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专家)系列宣讲活动 > 滚动大图 > 正文 |
文明实践“下沉” 红色初心“燃起” |
2021年05月31日 07:4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韦幸文 |
|
原标题: 我区各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努力把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最实一公里”—— 文明实践“下沉” 红色初心“燃起”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从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中汲取增强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要用‘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抢抓新发展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近日,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全州县委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县志愿服务总队长林武民,为大家作了一场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让听众们眼里噙泪水,心中生力量。 这样鲜活生动的场景,在我区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随处可见。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契机,发挥2.2万个覆盖全区的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动员、整合、引导、服务、创新、保障方面的能力优势,发动2.3万支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数百万注册志愿者,因地制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群众办实事,把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最实一公里”。 今年以来,平乐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广泛开展党史微课堂、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员心声大家谈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图为该县在新华书店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党史故事大家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王学政 苏 桂/摄 用好“活教材”,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实境课堂”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策划组织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吸引群众参与,坚决做到学史增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梧州市是中国共产党广西地方组织的发源地。该市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场馆设施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作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平台,重点打造了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梧州临港经济区等31个党建精品示范点,推出大同酒店旧址—中共梧州地委等10条特色“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点击观看视频《梧州:广西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 “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党史研修馆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修交流会上,年轻党员卢海涛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北流市对市图书馆、广西省委机关旧址等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研修馆,赠送了党史学习书籍1000多册; 在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红色书店,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红色书籍、历史典籍和理论著作,店内的液晶屏循环播放着经典红色影片,每天都有不少读者前来这里感受“悦读”体验。桂岭镇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意愿,将这家红色书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已开展各类理论宣讲实践活动10余次,参加活动近千人次…… 日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仫佬族青年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四把佛子坳战斗遗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卡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方式,追寻先辈足迹、接受红色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蒙增师/摄 为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入心”,我区各地各单位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部署安排,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工作,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创新路径、搭建平台,及时让广大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把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5月20日,象州县在妙皇乡思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古琶茶制作基地,开展“学习茶文化 发展茶产业”志愿服务活动,向茶农传授茶园管护知识,普及提高茶叶品质、产量的方法,助推乡村振兴。肖广荣 刘润金/摄 北海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优势,广泛吸纳社区退休党员、外来务工党员、旅居社区的流动党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壮大学习教育队伍;都安瑶族自治县组织党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中过“政治生日”等活动,表达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融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县万名党员“打卡”红色教育基地,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 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精神得到了洗礼,将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用党的精神更好地指导新实践、新征程。 传播“好声音”,汇聚培育时代新人的“能量磁场” 汇聚磅礴伟力,激发奋进斗志。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也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等各方面精干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结合地方行业实际和群众特点,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党的辉煌历史、宣传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党的精神谱系,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4月1日,扶绥县委宣传部组织本县歌手、乐器演奏家、文艺工作者到田间地头,开展唱响《在希望的田野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新时代文明实践快闪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卢文斐/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钦州市钦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专家、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教务部主任艾新强作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党史学习教育解读,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今年4月以来,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专家)陆续深入全区各地,围绕全面准确深入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在广西的伟大革命历程等7个“讲清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凝聚奋斗力量。 自治区党史研究室从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党史部门精选专家学者组成全区党史系统宣讲团,分赴机关企业、农家村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党史“六进”宣讲,一场场宣讲如同一粒粒“红色种子”,滋润心田,激发斗志。 共青团广西区委组织团委书记、广西青年讲师团、青年榜样认真学习备课、创新方式方法、推出更多可视化教材,深入基层各地开展党史宣讲,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加“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系列网上主题团课,举办广西“青年大学习”党史知识挑战赛,激励广大青年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中共南宁市青秀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一阶段活动于5月22日在青秀区正式启动。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打造了全区首个专业社区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尤其是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党史题材大家演”全新方式,将平时活跃在广场的舞蹈队、公园里的演唱组合、小区的草根乐团变成舞台主角,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党的辉煌历史,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到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 5月22日晚,“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荣和山水美地小区举行。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我区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因地制宜,用山歌对唱、故事说理、文艺演出等方式,将党的历史与老百姓兴趣爱好连通起来,将理论宣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群众脱贫又致富,不能忘记党功劳;有心不怕路迢迢,大步前进不动摇;全民响应党领导,富裕生活步步高。”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忻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传唱基地负责人兰培文开设“党史直播间”,在线开展“感党恩·跟党走”山歌传唱3场,观看人数达3万多人次; 4月8日,平乐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代表、社区群众约5000人齐聚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红色歌曲大家唱、党史故事大家讲活动,庆祝建党百年。苏桂/摄 在平南县大鹏镇蒙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员袁婷用汉语、瑶语双语宣讲的方式,与瑶族群众一起感悟党领导下家乡发生的深刻变化。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124名宣讲志愿者到各文明实践基地开展了300余场党史学习专题宣讲,将党史知识送到少数民族群众身边; 鹿寨县用好信息技术,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在覆盖全县9个乡镇119个行政村(社区)926个自然屯以及县农场的应急广播系统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每天定时讲党史、播新闻、放红歌,有效衔接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内容,将休闲广场变成理论广场、田间地头变成农业课堂、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 扶绥县利用流动宣传车播放当地党史故事、党史学习教育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流动党课”送到群众身边。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