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兵心永向党】刘立龙:义不容辞冲在防疫一线的退伍军人

刘立龙正在整理查访报告。广西新闻网实习生张紫雯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30日讯(记者 樊成甫 实习生 张紫雯)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这严峻的疫情形势给刘立龙很大的工作压力,他连续几天忙碌地奔波于广西各地,督查监管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各个隔离点检查设施情况,力保广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的顺利进行。好不容易抽出两个小时接受记者的采访,第二天,他又要赶赴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继续参与开展督查工作。

刘立龙,1973年在湖南出生,中国共产党员,1991年入伍,1994年考入军校,从军期间立三等功1次,获军区级嘉奖2次。

尽管刘立龙在军队中兢兢业业、表现优秀,但他直言其在军旅生活中最深切的感受是能力不足和知识恐慌。高中毕业入伍以后,因为在军队中任务繁重,每日不能离岗,刘立龙觉得看书、学习的时间少了很多。于是,刘立龙开始在军队中抽空就看书,丰富见闻,直到现在工作也仍然坚持学习。“感觉迫切需要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己,以应对各项工作对自己的要求。”2012年,刘立龙退役后转到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退役近10年来先后经历多个岗位,仍能坚持虚心学习,勤恳工作。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当时刘立龙正在湖南的老家过春节假期,1月28日,他收到了单位要请派人员去参与疫情查访的消息。“军人就意味着奉献。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党员,义不容辞要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2月1日,春节假期尚未结束,刘立龙便回到广西,主动请缨到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综合查访小组(以下简称查访小组)工作。

查访小组自2020年1月28日成立至今,刘立龙恪尽职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强化边境外防输入管理和同事们深入边境一线疫情防控卡点。这一年多来,刘立龙查访边境疫情防控情况,常常出差到各地走村屯,访社区,及时发现问题,梳理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共完成查访报告112期,其中主要领导批示有52期,肯定性批示25期。

在防疫一线工作的这一年多里,刘立龙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20年的2到5月,特别是南宁第一例确诊案例出现以后。面对疫情暴发,刘立龙按组织要求和同志一起走到抗疫一线,到乡镇、到村屯、到街道、到社区,走边境、走关口、走海港口,逐地走访。参与防疫一线工作,免不了增加与新馆肺炎病毒接触的风险,比如发现确诊病例的小区需要进行封闭管理时,查访小组要到现场寻访社区工作人员查看现场防控措施,刘立龙只说一句:“那没办法的,这是我们职责所在,所以必须要去了解情况。”

走访过程中,刘立龙主动查找各地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并及时形成专项查访报告和整改意见,向自治区指挥部各位指挥长报告,同时下发各地市疫情指挥部,督促各指挥部不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能力建设。从这段时间的一线工作经历中,刘立龙也收获颇丰,“通过和同志们一起学习、工作,我的工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区内边境线长达千余里,因此强化边境外防输入管理的任务就尤为重大。为了有效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刘立龙也始终听从上级指挥,把外防输入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最重要工作来抓,把查访三非人员入境、边境货运司机管理、口岸入关人员管理以及地方抵边管理为工作重点。此外,刘立龙与督查小组其他成员还不断查访各地开展冷链食品风险排查情况,重点查访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冷库等开展环境检测情况。

加入查访小组以来,加班加点也变成了常事,刘立龙习以为常,毫无怨言。即使工作又忙又累,他也绝不含糊。在查访时,为了保障信息真实性,刘立龙查访时坚持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不要陪同,不听汇报,不向基层要材料和数据,而是暗访有关单位和当地群众来了解当地疫情防控和相关工作落实真实情况。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听党指挥,服从组织安排是我从军队到地方就一直遵循的唯一准则。”即使在今天,全国疫情尚未结束,防疫抗疫仍是进行时,刘立龙表示定会履职尽责,坚守使命,紧盯群众反映防控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紧盯查访出现的问题并督办整改,通过持续督查,确保自治区内疫情不出现反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