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帝
青春经磨砺而熠熠生辉,人生因奋斗而绚丽多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强引领青年强。文艺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将有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文艺事业中坚力量的新时代文艺青年,要勇立时代潮头,以史为鉴,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书写中华民族奋进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以史为鉴,涵养高尚艺德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画卷,是留给青年人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文艺青年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时代新人。首先,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涵养对党忠诚的大德。高尚的艺德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新时代文艺青年要培育“国之大者”的情怀,强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使命担当。一部百年党史,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也是一首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赞歌,更是一股滋养思想品行的甘泉。文艺青年还要锤炼向上向善的高尚品质,明大德、育艺德。其次,要讲品格正品行有品位。要创造出引领时代、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修身立德,端正品行,提升品位。常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养分,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再次,要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唯有德艺双馨,才能使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艺品相得益彰,行稳致远。文艺青年要把理想信念、人民情怀、道德操守与自身的艺术思想、艺术修养、艺术才华、艺术能力、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
以史为鉴,积极投身强国伟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是今后党和国家、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和聚力前进方向,新时代的文艺青年更要积极投身于强国宏图伟业,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锻造高尚人格,展现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感悟时代、紧跟时代,绘就青春最美画卷、唱响青春最强音。一是站稳人民立场。把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作为艺术追求,牢记反映时代与记录历史的使命,始终秉持对社会、对历史、对读者和观众、对自身名节负责的创作态度,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感受时代精神,在丰厚的实践土壤中挖掘素材,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音律、感人的形象,奏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时代主旋律。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在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葆有高度自信,开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境界,彰显了我们党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的坚定信心和如磐决心。文艺青年要有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化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文艺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时代前进的号角。只有铭记党史,不忘本来、弘扬传统,才能赓续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三是走文化强国之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坚持走文化强国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创作活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国际竞争力。要把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要善于与世界不同文化广泛交流借鉴,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史为鉴,练就过硬技艺本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艺青年要深入学习党史,在党史“精神富矿”中萃取经验和智慧,练就自身过硬的技艺本领。一是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刻苦钻研艺术。文艺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尤其需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拓宽思维视野,提升思想境界,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钻研艺术知识,实现文化担当,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知识,形成独具风格的文化表达方式、文艺创作技巧,提升艺术创造力。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中获取灵感,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冷暖幸福倾注于笔端,用心用情讴歌、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艺术作品。三是增强“四力”,打牢基础。要不断增强脚力,加强调查研究,在生动的实践中获取第一手素材;要锻炼眼力,增强政治思维,善于辨别真假美丑,提高艺术判断力;要增强脑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勤于学习、博览群书、活跃思维;要锤炼笔力,修好内功,用心揣摩、借鉴前人的艺术表达技巧,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艺术传播方式方法。四是攻坚克难、奋勇搏击。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艺青年必须大力弘扬斗争精神,主动置身于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烈火真金”,用文化的感召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文艺战士,为有效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争取文化战略主动。
以史为鉴,开创文艺繁荣发展新局面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学党史开新局,要在百年党史中展望文艺新辉煌。新时代文艺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一是高举艺术精神之旗、立稳艺术精神之柱、建好艺术精神家园。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反映现实生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二是以艺术为武器,用艺术去表达。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歪曲、攻击和挑战,要坚决站在文化斗争的前线,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在文艺创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用技艺特长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三是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要深刻理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价值,坚守艺术理想,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时代、奉献给人民,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作者为广西艺术学院纪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