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马山:以三个一铸牢乡村振兴形、实、魂

广西新闻网马山8月12日讯(通讯员 周理 黄启恒)2021年,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通过“三个一”工作做法,铸牢乡村振兴形、实、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组建一支队伍 铸牢乡村振兴之形

今年3月,古棠村广大党员和村干部组建了一支32人的村容村貌党员志愿服务先锋模范队,带领各村屯群众、青年志愿者、中小学生等500余人助推乡村风貌提升。截至8月10日,已拆除乱搭乱建50多处、清除小广告200多处,清运垃圾60多车,清理河道30处;共修建100多个微型花园、果园、菜园、田园;共绘就66幅独具特色的瑶乡民族风情人物、动物墙体彩画。

同时,村容村貌党员志愿服务先锋模范队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如最美屯、最美庭院、最美脱贫户、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村民、最美家庭等,挖掘培育一批产业优势突出、环境整洁优美、示范带动性强的美丽乡村典型。

搭建一个平台 铸牢乡村振兴之实

古棠村以乡村振兴公益创业街区为平台,注册500万元成立广西瑶族产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引进非物质文化培育项目和公益创业项目,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当地就业创业、创收致富,同时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同时通过招商合作,开设10个以上优质公益创业项目,带动100多人就业,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到现在21万收入,已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69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0600元。

目前,古寨瑶族乡零工厂项目、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的扶贫车间项目、方便农民生活的桂林银行项目、助力农民增收民宿及农家乐美食项目、民族文化体验研学项目、助产业发展一借一还项目、编制藤条手工艺项目、种桑养蚕项目、生态凤凰瑶鸡养殖项目、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刀歌项目、广西美术工艺大师钟昀睿剪纸项目等相继落地,呈现了多元产业齐开花、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趋势,主动谋划产业兴旺的新古棠。

织密一张文明网 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古棠村通过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一剪刀歌形式,编写并传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的农村政策等,编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脱贫攻坚瑶乡精神》《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等50多首剪刀山歌,在各类活动中进行演练和表演,如流动夜校走进千家万户唱山歌环节、“贯彻十九大 筑梦新农村”迎春篮球比赛开幕式歌山唱、“感党恩 争脱贫”戏曲进乡村主题晚会等,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16000多人次。

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古棠村乡村振兴公益创业街区为工作站,在各创业项目中以及古棠村13个屯32个村民小组中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点,通过宣传引导教育,让古棠村人人学会唱山歌、人人学习新思想,营造浓厚乡村文化文明氛围。

据悉,古棠村通过多方筹集约120万元,开展爱心助力山区学生圆梦大学等公益活动上百场,实现古棠小学163个学生微心愿,资助全村21名大学新生每人5000元,为271名70岁以上老人赠送暖冬棉被及爱心慰问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