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头条 > 正文 |
答好防控必答题 构筑免疫新防线——广西向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迈出坚实步伐 (2) |
2021年08月21日 07:5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潘晓明 |
|
加大宣传动员,保障安全守底线 7月22日17时许,尽管天空下着雨,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南宁市普罗旺斯小区周边居民接种的热情。南宁经开区疫苗接种“流动队”走进社区开启夜间接种模式,为广大居民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 在流动接种区内,分别设立了健康咨询区、信息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区域,现场井然有序,各个环节配备齐全。“听说在小区里就可以打疫苗,我们马上就带着老人过来了。”“白天很难抽得出时间,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这种结合社区人群特点的服务模式获得好评。 志愿者在村屯进行疫苗接种宣传。杨捷/摄 这也是我区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后,全区各地各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动员,及时解答群众疑问、有效解决群众接种难题,全社会从老到小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接种疫苗的一个缩影。 强宣传,强服务。慢性病、过敏能否打疫苗?老年人接种疫苗有何禁忌?接种的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是否有免疫效果……针对不同时期公众的多重疑虑,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组织专家给予明确答复。 志愿者入户宣传疫苗接种工作。 唐志诚/摄 南宁市、北海市等多个地市采取疫苗接种“组合拳”,做好接种服务。贵港市成立流动接种工作队,通过改造公交汽车,打造流动接种点;梧州市为企业、学校等单位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凭祥市、宁明县采取上门接送的方式,把老年人集中接到接种现场进行接种;崇左市强化服务意识,开启了“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周末节假日均提供接种服务,有效提升了接种效率。 移动接种车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的师生接种疫苗。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找到人,对上门。各地多举措落实网格化排查措施和“基层组织找人,卫健部门打针”工作要求,优化接种服务,加大人员组织动员力度。柳州市融安县启用两台疫苗接种流动车深入边远的农村地区为老年人上门服务;钦州市钦北区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克服暴雨恶劣天气和山洪风险的影响,带头深入每家每户,宣传动员群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玉林市博白县要求各镇村和后盾单位延迟休假,全身心投入群众组织动员工作,8月14—15日连续两天,18岁以上人群第一针接种量均超3万针。 守底线,构屏障。强化医疗保障,守好安全这条底线。我区严格落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全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数低于全国水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