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打造新时代“应急铁军”
——访巩发明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新华
“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求真务实,为防城港市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巩发明说,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防城港”,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的主力军,更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打造一支人民可信任、可依靠的新时代“应急铁军”。
巩发明表示,应急管理部门要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领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应急管理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扛起新使命,坚决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安全第一,安全是底线。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压实压紧安全生产责任,主动防范应对自然灾害,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巩发明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应急管理部门还将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发展底线。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坚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紧扣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培养一批有理想、能担当、高素质、能作为的高质量应急干部队伍,披荆斩棘、奋力拼搏,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防城港新篇章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访黄波贞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芍岑
“我听了谭丕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防城港市第六届委员会作的报告后,认为报告对我市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科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今后五年发展定位、奋斗目标的制定符合防城港实际,这让我对防城港的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黄波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民生无小事。报告中提出了加快补齐教育和医疗卫生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心发展医疗康养服务业,加快推进医疗研发与创新、医疗康养、跨境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高端未病治疗、医疗美容等服务品牌,构建更合理、更有效、覆盖高中低端的康养产业体系。“只有补齐短板,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黄波贞说。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黄波贞认为,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要依托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这一核心平台,加快促成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湘雅医院、市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分别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共享更加优质、更加便利的医疗资源。
黄波贞认为,人才是医院和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石,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青年医师培养,全面提升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青年队伍。
“会后,我将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好此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拓展治未病科服务范围,努力提高治未病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的作用,为我市医疗卫生康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黄波贞说。
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
——访高国亮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 靖
“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市的发展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描绘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四级主任科员高国亮对记者如是说。
“会后,我要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做好这次党代会的学习、宣传工作,切实围绕构建边海国际大通道、建设开放开发先行区、建成产业集群新高地、建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加快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态海湾城市等目标,在城市建设、港口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安全生产。”高国亮说。
有过驻村经历的高国亮见证了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的历程,也见证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老百姓的喜悦,他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他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带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发扬‘三牛’精神,甘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路上的一颗小石子,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
——访陆艳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妮
“作为基层党代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市党代会,在感到光荣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广西农垦昌菱农场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陆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陆艳表示,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市过去五年的工作,不回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当前实际,对未来防城港市的发展作出科学谋划,是一个主题鲜明、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她说:“我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传达贯彻好这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公司各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艳说,今年以来,昌菱农场公司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围绕公司“一基两业三发展”战略思路和“11233”工作目标,培育发展种植业、林木加工、畜牧业以及农资、成品油销售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取得了初步成效。她表示,结合报告内容,接下来,昌菱农场将继续抓好甘蔗主导产业,并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建设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调优品种结构,大力实施糖料蔗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技推广服务,落实惠农政策等措施,促进甘蔗产业健康发展。
陆艳还表示,随着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皇袍山景区服务产业、广西水牛研究所、北京雄特牧业公司等项目落地实施,昌菱农场公司将与上思县政府一起打造“农业硅谷”,联合申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
——访莫晓霞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新华
“谭丕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防城港市第六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不仅总结了我市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还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顺应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期盼和愿望,成为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的行动纲领。” 市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东兴市江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莫晓霞说。
莫晓霞表示,她听了报告之后深受鼓舞,对今后继续做好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和渔业生产等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兴旺、农村宜居、农民富裕。“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推进‘六个一’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富起来。”莫晓霞说,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战线党代表,她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莫晓霞认为要用心、用情、用力,继续做好畜牧业生产、动物防疫和渔业生产等工作,推动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推动京岛海洋渔业示范区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京岛海洋渔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工作,做大做强现代海洋渔业,健全渔业产业链,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大历史遗迹保护与研究
筑牢地方文化自信根基
——访何守强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欣宁
“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为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我感到很激动、很振奋。”8月27日,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博物馆馆长何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报告中提出,要丰富发展防城港红色文化、边疆文化、海洋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这必将让我市的文博事业发展更有动力、更有底气。
何守强说,在过去五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博事业快速发展,防城港市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建成开放,多项工作实现“零突破”和新跨越。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弱,我市文博事业发展仍有诸多亟需补齐的短板,尤其是本土历史遗迹未能充分挖掘、保护、展示、传播,未能充分彰显出我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何守强对未来五年我市文博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说,下一步,市博物馆将以国家及自治区推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潭蓬运河、皇帝沟运河、皇城坳遗址、洲尾贸易场等防城港“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考古调查、资料整理研究等方式,逐步梳理自汉代起,历经唐宋至明清多个时期的防城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同时,通过对贝丘遗址、革命斗争、港口建设等重要历史节点进行梳理,还原这片土地上跨越数千年的历史。
何守强说,未来市博物馆将加强考古调查研究,丰富历史文化展览形式,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更好地展示防城港历史文化,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并爱上防城港历史文化,在增强群众对文化的认知认同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发展伟力。
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访廖汝昌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艳芳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我将结合工作实际,在乡村振兴中做文章,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8月27日,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防城区那梭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廖汝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廖汝昌认为,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工作成绩,指出了我市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短板,科学合理地提出了符合我市发展实际的五年工作目标。报告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奋斗目标,让人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廖汝昌说,近年来,那梭镇开展了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点)的创建工作,建立了香茅、南姜、茭白、香水柠檬、优质柑桔等示范园(点),特色农业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还不是很理想。
廖汝昌认为,自然灾害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发展空间缩小,农业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体系薄弱,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是那梭镇发展的短板。
如何补齐短板,助推那梭镇农业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对此,廖汝昌表示,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排灌渠道、机耕道路建设,进行土地平整,实施农田小块变大块项目,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同时,依托那梭镇自然资源优势,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农业特色示范园(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努力把山新村建设得更美更好
——访陈波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艳芳
“听了谭丕创同志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后,我获益匪浅,也深受鼓舞,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动力、干劲更足。”8月27日,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波表示,报告描绘了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结合实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回去以后,我会认真传达好这次会议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陈波说。
今年以来,山新村党支部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新农村”为奋斗目标,大力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农房管控工作,以秀美乡村建设为平台,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结合山新村实际,深挖山新村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滨海特色民宿并形成产业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
陈波表示,结合报告提出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精气神提起来的目标任务,他将继续带领山新村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认真谋划好山新村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利用好当地旅游资源优势,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把山新村打造成为滨海强村,让山新村变得更美更好。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访张弘代表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 悦
“谭丕创同志作的报告中提到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务实,既能看到我市教育事业存在的短板,又能引发我们对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一些思考。”8月27日,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补齐教育和医疗卫生短板,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各个阶段教育全面发展。
“这些发展目标为我市今后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张弘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等都是切合家长和学生需求的,能够有效促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张弘认为,防城港市的教育事业不应当只站在一所学校的角度,而是要从整体来看,营造“共同体”的教育观、打造教育“生态圈”。各个阶段学校教育要有一种抱团发展的观念,发挥优质学校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县级、乡村教育,目标一致,攻坚克难,打造具有防城港特色的“海边山”教育品牌。
张弘说:“我们也在接轨集团化办学,希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实力名校,发挥市实验小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其他的学校也要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品牌特色,创建‘一校一品’文化, 才能够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只有多元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才是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百花齐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