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政务报道 > 正文 |
迎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丨全力为壮乡人民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2) |
2021年11月17日 09:04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洪妦源 |
|
破解看病难 守护大健康 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 2020年,我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8.0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3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1‰……5年来,我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人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 “多亏医生建议去做免费地贫筛查,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宝宝。”不久前,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地中海贫血防治宣传活动上,博白县的刘女士一家特地前来表示感谢。 地中海贫血曾是广西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之痛。 2018年7月,我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胎儿“零出生”计划;2019年,再次将地贫防治工作纳入省部共建内容,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如今,全区已实现免费地贫防控服务生育夫妇全覆盖,地贫患儿医疗保障水平和接受规范救治比例不断提高。 在人民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民生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发展的落脚点。 201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形成了“2+9”文件框架,标志着健康广西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并明确了今后5—15年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 5年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始终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惠民、利民、便民”上出实招。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围绕着“抓两头,强中间”,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十三五”期间,我区投入164.7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初步构筑起县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历史性地消除了全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同时,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控制,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有效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解决“看病贵”难题。 人民期盼不再因病在脱贫道路上“掉队”。医保部门着力实现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并通过“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工作,有效破解群众最关心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19年以来,我区率先组织以整省(区)推进药品集团采购,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探索降低虚高药价各种措施,使患者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党委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020年3月17日,随着最后1名85岁的患者治愈出院,我区在全国较早实现了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成为全国率先全面投入复工复产的省区之一。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点。10月17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473.86万针,任务完成率超100%,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全程接种任务;10月底,启动3—11岁人群接种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我区正在向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迈出坚实步伐。 着力促公平 立德育人才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的板升乡,弄勇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曾经,这所学校部分学生要“过天梯”上学,在泥瓦房上课。如今,学校不仅建起了标准化运动场、教学楼,还设立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 “最美的风景是学校”,如今在我区不少山区已成为现实。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以来,我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连续实施广西教育“双千计划”和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广西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过去5年,广西新建学校1500所,改扩建学校2万多所,新增学位114万个。25所高校启动建设新校区,已建成14个新校区。到2020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9%。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十三五”期间,我区下达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61.38亿元,资助学生1652.44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学子女应助尽助。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55.11亿元,受益贫困学生94.19万人。 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的资源、能够上好学校。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县县全覆盖,广西每个县都有一所示范性高中。 “十三五”期间,广西高职院校建设成就斐然,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有4所,自治区级有19所,“双高”学校占全区高职学校的43%。 5年间,我区本科高校有13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增博士授权单位1个、硕士授权单位1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1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全区高校共获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广西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高校牵头项目占比在40%以上。近年来,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48人,5年累计引进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6000余人。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广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近年来,广西输送高校毕业生累计115.45万人,初次就业率一直排在全国前列,初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职业学校累计输送176.9万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10月,《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广西教育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数说亮点 960.41万人 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0.41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78.06岁 2020年,我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8.0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3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115.45万人 “十三五”期间,广西新建各级各类学校1500所,改扩建学校2万多所,新增学位114万个。累计输送高校毕业生115.45万人、技术技能人才176.9万人。下达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61.38亿元,资助学生1652.44万人次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