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全州12月11日讯(记者 蒋尧)全州县位于桂林市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素有“广西北大门”之称。全州也是桂林市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县,历来矛盾纠纷多,社会治安形势较复杂,广大公安干警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扛起守护平安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传承红色文化 调节群众纠纷
2015年的清明时节,初入警队的蒋垚霖到才湾村配合村干调解一起邻里纠纷,顺带摸排联宗祭祖情况。在米花山见到了令人震惊、感动的一幕:年逾古稀的蒋石林老人带领一家老小祖孙三代,为一座没有墓碑的无名大墓虔诚祭扫。
村干们介绍说,这是一个红军墓,1934年寒冬腊月,村里老人蒋石林的爷爷蒋忠太带着12岁的儿子蒋受宇冒着生命危险将牺牲的红军战士就地掩埋。自此以后,蒋忠太家五代人守护红军墓87年,让长征精神广泛传颂。
“五代守墓人、四代共产党员、一个温暖大家庭的温暖言行激励着我,我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蒋垚霖说,自己一定要为辖区百姓多做有益的事。
在才湾派出所工作七年,蒋垚霖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在村屯、在村民家里,大事、小事都放心上,易事、难事都想法解决,尤其是调解矛盾纠纷,令他碰了不少钉子,但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2015年5月,全州县公安局在才湾镇南一村委设立“垚霖警务室”,由才湾派出所民警蒋垚霖常驻南一村委,负责巡逻走访和服务群众。“垚霖警务室”成立之后,蒋垚霖发扬“铁脚板”优良传统,走村串户,排查矛盾,化解纠纷。
有一次,毛竹山一村民因醉酒在家中与妻子发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获悉情况后他立即赶到村中处理。“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尚未成家的他,调解起来费尽了心思,既要耐心细致了解原委,又要苦口婆心做工作。当两口子重归于好,打趣道:小蒋真会做工作,以后结婚了,一定会处理好家庭问题的。
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摸索出了“快、变、法、公、宣、稳、细、建、配、合”十字诀,成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调解能手,2021年6月荣获桂林市公安局“十佳调解能手”荣誉称号,他的工作经验在全局推广。
坚守为民初心 铸牢忠诚警魂
2016年4月,全州县公安局专门设立天湖警务室,抽调经验丰富的原城西派出所所长唐实琼及6名巡防队员负责日常工作。当时,天湖旅游开发、风电、水库除险加固、二级公路改造等项目都在施工中,山上民工多达上万人,治安形势复杂,工地项目征地租山涉及的矛盾纠纷多,附近部分村民为了谋取利益,上天湖乱搭乱建,盗伐盗采,非法狩猎猖獗,治安管控压力很大。但是唐实琼和巡防队员们毫不畏惧,担当作为,坚守岗位,任劳任怨,用脚板丈量着天湖。
2019年7月7日,因突降大雨,导致通往天湖的道路塌方,车辆无法行驶,有80多名游客被困,游客中有老人及小孩,山上缺衣少食,急需救援。得知情况后,唐实琼和巡防队员们迅速出动,步行至天湖官财石路段,为旅客送去补给,并紧急联系增援力量开辟救援渠道,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成功将被困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六年来,唐实琼和巡防队员们共调处矛盾纠纷312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93人,处置违法建设16起、乱伐林木136起287人、非法开垦23起386人、非法捕杀野生动物139起,参与扑灭山火4次,劝阻处置因烧烤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10369起,疏导维护交通1256人次,车巡13650车次、步巡36960人次,救助游客453人,凭借“铁脚板”优良作风和长征精神,确保建设单位和景区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指导5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常性开展防火防盗防安全生产事故检查,六年来6家企业未发生重特大案件和事故,有效确保了企业生产财产安全。
近年来,全州县公安干警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百姓安宁上,彰显全州公安新担当,先后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蒋先明、广西最美辅警蒋建鹏、执法能手黄荣辉、桂林最美警察王子毅等优秀典型。
